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清明将至,这份食品安全提示请收好!

2025-4-3 11:52| 发布者:蓝色河畔| 查看:270| 评论:0

摘要:清明将至祭祀和户外踏青活动增多时值气候温湿多变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加快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提醒各位市民朋友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饮食安全一、科学采购,安全加工(一)采 ...
清明将至
祭祀和户外踏青活动增多
时值气候温湿多变
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加快
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特别提醒各位市民朋友
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饮食安全
一、科学采购,安全加工
(一)采购食材要到持有合格资质的商场、超市、生鲜店或农贸市场等正规场所。要选购贴有标签标识的食品,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信息等内容,不要购买和食用无标签标识、超过保质期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二)加工烹饪时,要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加工食品的刀具、案板和盛放容器应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食物应认真清洗,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
二、谨慎食用,以防意外
(一)食用祭祀食品需注意
在汕头,粿品、糕点、卤鹅、白切鸡、烤猪、烧肉等是清明节祭祀的常用食品,清明节期间高温潮湿,这些食品极易变质。大家应注意存放的温度和时间,祭祀前后应尽量冷藏冷冻保存并缩短存放时间。祭祀后的食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加工,烧熟煮透后方可食用。
(二)采食野味需警惕
每年都有不少因为误食有毒野菜野果野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发生,大家千万要当心!这些野味品种众多,有毒的真不少,大家千万不要凭借“江湖经验”随意采食。就连那些常见的也不是都可以食用,公路旁、污水边、垃圾填埋场附近等受到污染的野味,其中可能含有铅、汞等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误摘食用就可能导致中毒。一旦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三)食用甘蔗需谨慎
民间自古有“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那是因为甘蔗采摘后,由于储运不当,在清明时节气温回升后容易造成节菱孢霉菌生长繁殖并产生3-硝基丙酸毒素,一般表现为甘蔗肉芯发红。3-硝基丙酸的毒性很强而且吸收很快,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则出现抽搐、惊厥、翻白眼、僵直等症状。由于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中毒死亡率可达10%左右,且多为儿童。因此,霉变或外观、口味异常的甘蔗坚决不要买、不要吃!
选购时,大家要一“摸”:用手感觉一下甘蔗的软硬度。新鲜甘蔗质地坚硬,霉变甘蔗质地较软。二“看”:新鲜蔗瓤呈乳白色,霉变蔗瓤颜色略深,呈浅棕色。在霉变甘蔗末端,会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切开之后在断面上还会有红色的丝状物。三“闻”:用鼻子闻一下甘蔗有无不良气味。新鲜甘蔗有股清香味,若闻到甘蔗有霉坏味或酒糟味,千万不要购买及食用。四“洗”:食用甘蔗时应注意卫生。食用时要先洗手,甘蔗最好去皮洗净后再食用。
另外提示一点,街头摊贩现榨的甘蔗汁不易识别是否为有毒甘蔗汁,因此大家也最好不要购买。
三、合理饮食, 杜绝浪费
大家要平衡膳食,注意食物多样性,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和杂粮,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日常饮食注意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杜绝浪费。
市民朋友们在消费过程中
要保留好消费凭证
一旦发生消费纠纷
或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情况
可随时拨打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热线电话
来源/汕头市场监管
编辑/罗堃
编发审核/汕头融媒集团融媒编发中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