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新农本领,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开展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表彰工作。2023年11月,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的决定》,广东共19名青年被授予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汕头市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经理林岳锋就是其中之一。![]()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是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在涉农创业、乡村治理、科技兴农、乡村社会实践等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青年人才的全国性奖项,旨在选树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青年人才,示范引领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大舞台挺膺担当、贡献力量。 ![]() 农村青年出城再返乡 ![]() 汕头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就是这时候,汕头老家的父亲向林岳锋提出了回家帮忙经营农业合作社的想法。父亲50多岁了,是一名农民,种水稻种了十多年。小的时候,他常跟在父亲身后去水稻田里玩耍、发呆。稻田的清香、父辈辛劳忙碌的身影,是他童年里最深的印记。可是对于种田,林岳锋感觉既陌生,又熟悉,“虽然常跟着下田,但对于种水稻,水稻加工、销售这些事,我基本是一窍不通。” ![]() 收割机在田间收割水稻。(受访者供图)“其实这个过程没有很挣扎,虽然我已经有能力在城市立足了,但种田是父亲一辈子的心血,我希望想办法帮他延续下去。而且我也留意到政府出台了不少助农政策,扶持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 汕头“新农人”林岳锋。(受访者供图) 在思考如何对合作社进行改制时,林岳锋发现原先在建筑行业学习到的管理经验也许能派上用途,“之前我在上海的一家工程公司负责过工地统筹的工作,项目合作方是一家日本建筑企业,采取的是日方的管理标准,那时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一个集体,一定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分工责任必须明确到个人。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刚回来的时候,合作社的规章制度不明确,每个人的分工也不明晰,虽然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技术,但是发挥不出来。” ![]() 林岳锋学习操作无人机。(受访者供图)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合作社引入了水稻超声波技术——通过用超声波给水稻种子“洗澡”,合作社水稻的年产量上升了10%—20%,成为汕头第一个“吃”水稻超声波这只“螃蟹”的合作社;积极在当地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无人机水稻直播、水稻“三控”技术推广应用;购置新设备、新机器——翻土机、插秧机、无人机、收割机、烘干机,广泛应用于犁田、插秧、喷药、收割、烘干等各个生产环节,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了农作效率,“现在合作社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0%了,效率提升得非常明显。比如一台插秧机一天的工作面积能覆盖40到50亩左右的农田,相当于节省了50个人工。” ![]() 2021年,合作社获评“广东丝苗米品牌示范基地”。(受访者供图) 合作社为了打造“锦沣粮”品牌,积极尝试线上线下等多元化展示展销,拓宽销售渠道,打响产品品牌,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粮食产销之路,同时发挥土地最大的价值。合作社生产的“象牙占”“汕美香 3 号”“金香丝苗”等一批较具名气的特色稻米品种,成功进入了城镇的超市,并借助淘宝、公众号商城、农信社商城等电商,进行多渠道全国销售。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创新实验室 ![]() 关注团团我们就在你身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