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春伊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了奋进催征的金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施行,成为全省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春天出发,汕头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定不移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加快推进“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由春入夏,从城到乡,高质量发展的强音,响彻汕头大地,激励着全市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市各地抢抓机遇,奋楫争先,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拼”出高质量发展“实景画”:首季一大批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服博会”“玩博会”接连登场,产业生态欣欣向荣;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潮味”汕头火起来,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南澳岛“走红出圈”进入全国热门景区榜单前五,城乡发展动能强劲;一批又一批海内外乡贤、专家学者相继莅汕考察访问,感叹家乡巨变,密切交流合作,共商发展良策,同心合力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秀”出特区新活力
春天里,播下了高质量发展的“金种子”,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汕头经济特区春潮涌动,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今年3月,随着“竞跑百千万 迈‘汕’高质量——汕头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拉开帷幕,由汕头融媒集团开展高质量发展“三个一百”全媒体主题采风活动迅速铺开,组织百名记者基层行,对话百名潮籍企业家,开展“百个汕企品牌”宣传推介,积极探寻汕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阶段来,记者们深入一线、走进乡镇,触摸各地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对话潮商、企业,真实记录全市上下竞跑加速,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向上精神风貌,鼓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拼搏奋斗,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信心和动力。
发展为要,项目为重。重大项目建设是全市聚焦的“重头戏”。市委、市政府把每季度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活动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今年第一季度,汕头签约、开工、投产的重大项目共75个,总投资约3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现代农业、总部经济、高端智能制造、“工改工”等多个领域,推动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汕头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产业项目开工签约大会播下“向海图强”的种子,引进并开工国内首个集“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检测认证”为一体的海上风电产业园,一个龙头齐聚、体系健全、创新要素完善、国际化程度高、综合竞争力强的世界级风电产业集群正在汕头加速形成。
春光正好,第二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第22届中国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相继在汕头博览中心开门迎客,海内外客商欣然而至、订单纷至沓来。“服博会”开幕式上,共有27家国内品牌企业、2家国外企业与我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总签约金额超150亿元。“玩博会”开幕式上则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以及国内多个知名品牌采购商代表分别与本地供货商签订采购协议,总签约金额达108亿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需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汕头市不久前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会上一针见血说问题、直言不讳剖根源,以“谁敢与营商环境作对,我们就坚决跟谁作对”的庄严承诺,让在汕企业吃下“定心丸”,荡涤起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拼”出城乡新图景
汕头是一个带有大片农村的经济特区,全市1086个村(社区)中超八成是农村和涉农社区,农村常住人口约占全市人口的77%。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汕头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短板弱项。当前,汕头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步履坚定,正在更好统筹全市的县域优势、特色和资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面貌提升,推动县域强起来、富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和迎头赶上的“加速器”。
“我们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短板转化成‘潜力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助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华广表示。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南澳县正按照省委、市委有关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县镇村三级同频共振、同步发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发展壮大南澳县域经济,更好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阳光明媚,走马南澳岛,环岛路山光海色,三澳村、九溪澳村、云祥村等一个个与海相伴的乡村注入了当地历史、文化、旅游、渔业等元素,绘成一条60公里的环岛“笑颜山海共富带”,光彩夺目,如诗如画,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后沟红色码头周围水清景美、生态园繁花似锦、竹宅民宿清幽淡雅、瓦窑遗址群底蕴深厚……走进澄海区隆都镇,“红侨”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亮点频现、生机勃发,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潮南区在“爱影乡旅·田园经济”乡村振兴示范带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围绕“五大振兴”,以大南山和练江“一山一水”为基底,着力打造“大南山绿色康养带”和“练江流域生态休闲带”,因地制宜打造“两带八廊”乡村振兴新版图。
汕头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打造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多形式、多举措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辐射带动乡村全域全面振兴。各地坚持“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分类创建一批具备潮汕乡村风貌、富民产业突出、主题特色鲜明、美丽和谐宜居的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带,推进“一带美”迈向“全域美”。通过利用好示范带这个平台和载体,激活乡村各种资源要素,更好地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目前,我市正在建设的1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中,有5条已经初见成效。
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市立足于汕头民营经济发达、城镇化较高的实际,重点在特色、品牌上下功夫,把传统种养业、绿色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与专业镇、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延长产业链,聚集资源,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乡村”迈向“美丽经济”。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精细农业为主攻方向,建立起具有潮汕平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粮蔬、水产、畜禽3个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进25个省、市级产业园和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积极推进楼房式养猪,建设狮头鹅科技创新中心,优化渔业生产结构,推动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建设,探索“海洋牧场+深水网箱”发展模式。
南澳县委农办常务副主任李志豪表示,南澳县坚定不移走“工业不上岛”之路,以“全域乡村振兴”为目标,深挖特色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高质量推动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高标准谋划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区,高精准探索发展“海上风电+”新模式,助力南澳高质量发展。
聚力发展向未来
从早春到初夏,汕头高质量发展的号角越吹越响、鼓点越敲越快,让远道而来的“重量级客人”心潮澎湃,献计出力,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近日,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广东参访团莅汕考察,近距离感受汕头的华侨文化、红色文化、潮汕文化,了解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大家看变化、谈体会、话发展,纷纷赞美汕头、看好汕头,以“侨”为桥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共同助力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泰国中华总商会访问团、香港汕头社团总会主席团暨传媒高层人士访问团、香港潮属社团总会访问团、加拿大潮属社团总会访问团纷纷莅汕,话桑梓、叙乡情、促合作,共同书写新时代“侨”的文章,带动更多海内外潮籍乡亲支持家乡发展建设。
4月上旬,“侨聚鮀城 共商发展”——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汕头举办,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引导广大侨商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大会期间,8个职能单位和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市大健康产业协会、澄海玩具协会在现场“搭台”开展惠侨咨询服务活动,“面对面”答疑解惑,促进侨商来汕投资兴业和开展经贸合作。在这些惠侨举措中,无论是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的“涉侨权益保护法官工作室”,还是华侨试验区设立的华侨华人“专用窗口”“专员服务”,都是汕头在政策惠侨方面所进行的有效尝试。
近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我市举办,来自中国、挪威、荷兰、丹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为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他们认为,汕头具备风速高、海床条件好、开发成本低等发展海上风电的得天独厚优势,建议加快推动风电资源开发,着力完善产业要素配套,大力推进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打造出集群化发展新模式的全球典范。
南澳科学会议群英荟萃、百家争鸣,来自省内外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名院士及40多名专家学者在这里迸发出最鲜活、最富灵性的智慧火花,推动汕头乃至全省基础科学发展迈进“新的春天”。“潮医智库”在汕正式成立,160多位知名专家入库,搭建起汕头与在外潮人合作交流的桥梁,为推动汕头区域医疗高地建设发挥重要的“外脑”和“人才库”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珠海华发集团等项目参建单位莅汕共同研究推进市展会展览中心及配套酒店项目建设工作,携手打造城市发展新地标、共创工程建设新奇迹。
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汕头将以筹办2024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全力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中心、侨情资源库、数字虚拟潮汕家园平台“三大工程”,开展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四项行动”,谋划推动重大产业、交通设施、民生保障等“七个一批”工程项目落地落实,把汕头打造成为经济繁荣、开放包容、绿色生态、智慧宜居的活力特区和全球潮人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刘文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