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最原始的绘画形式,壁画借助于岩石、建筑而存在。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壁画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相当成熟,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潮南胪溪壁画是潮汕壁画的重要分支,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在清代盛极一时。如今,胪溪壁画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工艺技法繁杂,绘画题材广泛,画工精细,色彩绚丽,具有潮汕独特的乡土文化气息,被广泛应用于潮汕传统建筑装饰。 如今,在潮南区胪岗镇胪溪社区从事壁画艺术的手工艺人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还是我们吴义廷家族。我是胪溪壁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我深耕壁画领域已有30多年,也是胪溪壁画的第四代传承人。 我与胪溪壁画的深刻渊源要从我5岁开始讲起。我出生于壁画世家,从太爷爷吴海清到爷爷吴木坑,再到父亲吴文雄,我的家族从事壁画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之下,我从5岁开始就跟着我老爸学画。但我们这辈人学画画条件是很艰苦的,当时物质匮乏、学习条件有限,连画纸都不容易得到,要煞费苦心地寻找代替画纸的用品。在那段一纸难求的岁月里,从地砖到土墙都能成为我的绘画载体。潮汕老厝地面多铺红砖,水迹落在红砖上如同墨迹一样明显,一支毛笔、一碗水就是我的画画工具,当时我经常趴在红砖上作画。红砖是用咱们当地的一种泥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是练习画画的最好材料;后来再长大一点,老厝的墙也成了我的作画地点。到10岁左右,就开始跟着长辈到处体验壁画工程,接触壁画材料。经过不断学习和深入研究,我越来越热爱这门手艺,也做得越来越好。 ▲吴义廷创作的艺术作品 我的壁画作品多体现和谐吉祥主题,大部分取材于民间传奇故事,如拜寿图、五子登科、双凤呈祥、松鹤长青等,多应用在传统祠堂、庙宇中。我最喜爱的系列作品之一就是《钟馗得桃图》《钟馗清趣图》《驱邪降魔弘扬正气》这些钟馗主题画作。钟馗的形象气势磅礴、威严肃穆,创作钟馗系列作品,既是我内心世界的展示,也是拓宽创作题材的大胆尝试。在以前,壁画创作常见的是郭子仪拜寿、五子登科、八仙过海等之类传统题材,表现手法也都是同一套风格。我选择用新的创作手法来重新演绎,一方面对作品的人物神情姿态加以变换,另一方面大胆尝试新题材,力求呈现时代特色。2018年初,我还应邀在潮南区政府周边的墙壁上创作壁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壁画的形式呈现在墙上,以传统技艺展现时代风貌。我当时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花费了很多精力,刻意求工。用什么颜色、用什么图案?如何把24字核心价值观揉合进去?既要充满绿色生机,又要展现红色革命基因。从构思、创作到完成大约用了6个月的时间,共创作了100多套。 2015年,胪溪壁画被列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精湛的艺术特色和明显的潮汕乡土文化特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工艺美术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为了把胪溪壁画这项非遗发扬光大,我们的家族成员也是倾尽全力。当前家族中除了我以外,我的叔叔、弟弟和儿子也都从事壁画这一行业。我悉心培育自己的后代,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一家族技艺绵延下去。同时我倾心传授技艺,先后带出20多名徒弟。我还时常到学校、小区里进行现场创作,采用木板代替墙壁作画的形式推广胪溪壁画。 今年,区政协创新性地开展“书香政协·文化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鼓励委员利用自身特长和界别优势,走进校园,从摄影、壁画、民乐、古建筑、绘画等专题为学生授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艺术的丰富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特别支持这项公益活动,而且我本身作为区政协委员,也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定期进校园开设壁画兴趣培训班,定期为孩子们授课,通过非遗项目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壁画、喜欢壁画,传承壁画艺术这项传统文化。 以前,胪溪壁画多应用于潮汕传统民居、寺庙、祠堂建筑的照壁、檐下、墙壁、梁上、屋角等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胪溪壁画,我拓展创作载体,将壁画绘制在木板、合板、瓷盘上,制作各种便于携带的室内装饰壁画产品,为传统壁画赋予新的生机。 ▲吴义廷将壁画艺术融入挂盘摆件等艺术品 作为潮南区政协委员,我会在履职中持续关注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向政府建言献策,助力全社会形成浓厚的保护非遗的氛围。我希望这项非遗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我们的努力下,能代代相传,让精美的壁画彩绘为不同年代、不同区域的壁檐增色,为我们潮南的非遗文化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