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英歌舞 | 传承人传承人介绍陈来发,男,汉族,1957年生,广东普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18岁开始学习英歌舞,次年担任英歌队头槌,1990年起任英歌队教练,为普宁英 ...
看见英歌舞——四见古乐音MEET YINGGE# 01 英歌槌英歌槌,是英歌的“灵魂”。英歌槌直径25毫米左右,女子英歌所持较细。长度因队伍风格差异多在35到58厘米之间,多为黑红两色,两端一般装饰有太极图案。在表演中,表 ...
看见英歌舞三见花脸谱英歌,也称秧歌、莺歌,广泛流传于潮汕各地,尤以普宁市和潮阳区、潮南区等地最为盛行。英歌作为潮汕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将“舞”与“武”相结合,是潮汕人民创造的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活 ...
|一招一式见工夫招式图南山英歌简介英歌,也称秧歌、莺歌,广泛流传于潮汕各地,尤以普宁市和潮阳区、潮南区等地最为盛行。英歌是作为潮汕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其产生、流传、演变以及独特文化品格的形成是与潮 ...
英歌舞服饰英歌舞服饰按照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分别设计,服装的颜色和图样各异,为舞蹈的表演有效增强了效果。英歌舞服装多色彩鲜艳,主要颜色有“黄、黑、红、绿”等。服装上一般绣有麒麟、龙等图案,延续了中国独具 ...
本文刊登于《名家名作》2024年第23期79-81页,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龙源期刊网等网站全文收录。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周玲 吴庆楠.乡村振兴中潮汕英歌舞的文化传承价值与策略[J].名家名作,2024(23 ...
“网红英歌”点燃春节氛围 近年来,英歌舞火爆“出圈”,在海内外“大放异彩”,被许多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在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中,来自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惊艳亮相春晚舞台,英歌演员们倾情演 ...
在粤东大地上,每当锣鼓声起,总能看到一群画着戏剧脸谱、手持英歌槌的舞者,他们踏着铿锵的鼓点,舞出刚劲有力的步伐。这就是普宁英歌,一项传承三百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岭南文化的精神图腾,承载着潮汕人民 ...
英歌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英歌舞表演者均作水浒英雄好汉装扮 当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响起,“梁山好汉”们闪亮登场,他们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而来,手中的英歌槌被快速挥动,在指尖翻转,一下下叩击,一声 ...
胡洪侠 摄 外地传入之说《汕头日报》曾将潮阳西胪镇的尖山英歌称为潮汕快板英歌的“鼻祖”,而关于尖山英歌的来历,当地就一直流传着先祖从福建移民创寨并带来英歌技艺的传说。相传,自公元1573年开始,也就明神宗的 ...
胡洪侠 摄三、傩舞遗存之说这个观点源自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隗芾教授,他在《论潮汕民俗中的傩形态及其改造》一提出了“英歌舞是潮汕民族中比较典型的傩遗存”的观点,认为英歌舞由古代祭祀仪式傩舞进化而来, ...
二、舞台戏剧之说英歌舞多依附水泊梁山的故事,有观点认为,英歌舞的诞生受戏曲舞台上关于梁山泊好汉的戏剧故事的影响,作为当年文艺影响力传播力最大的载体,戏剧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深远,特别是对于价值观的传播, ...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罗曼•罗兰(法国哲学家 ) 英歌舞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虽然也经历过蛰伏的阶段,但总能卷土重来,而且其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