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小时候,语文课上有一篇朱自清的《背影》,只是听说这会已被有关部门从教科书上抹掉了,据说理由是父亲违反了交通秩序。不管如何,儿子这一代人除非自己去找出来阅读,不然基本也是接触不到这样的文章了,多半人开始接触这文章应该是文言文般的无趣。我也依稀记得那时候老师也只是让我们画重点句子背诵,总结下思想感情了事。然而若干年后再重温这经典文章时,不免有点感慨万千。
由于工作的关系,阔别家乡至少有十年。我与父亲的关系不温不火,也许男人之间的感情流露都太过于含蓄了,从小到大我也不像电视剧那样,有机会跟父亲说句爸,我爱你。或许中国人的思想表达不像欧美国家的开放,或许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温饱问题而不是情感问题。又或许我们都太过于腼腆羞涩了,我对父亲的感情始终不善言语,回到家中他忙他的我忙我的,唯一的交流就是背上行囊时候父亲跟我说的,“路上小心,在外一切注意”。而我也只是希望他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乃至于父亲节的到来,老婆说买点什么孝敬父亲或者怎么的时候,我都是让老婆代劳了……
其实我原有的计划里面是打算回家过节的,炒两小菜,跟家里人吃个晚饭。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一挚友爷爷过世下来奔丧,希望有机会朋友之间见上一面,毕竟他们一家人远在海口,屈指一算已有七八载未曾谋面,一家人待我也是不错,还是买了动车票下去。回到家中,恰巧边上邻居也有一逝者同一天出殡,第二天早上五点多父亲早早起来煮了稀饭,我跟父亲吃完便各自奔赴了自己的人情世故,一折腾下来,尽也一天碰不上面。丧礼上人来人往,锣鼓喧天,各种祭品习俗。让我不禁思考,何为孝义?潮汕人的喜事低调,丧事张扬,一个丧礼下来动则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到底是做给世人看的,还是已故之人往生的绿卡?
丧礼完,又得赶回公司处理事务。途中接另一朋友请帖,过两天婚宴,希望能参加,不经意间下个计划又挤了进来。后来觉得,人的一生,有用的无用的社交跟人情世故,都消耗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总是把更多的希望跟计划一而再的往后推,却忘乎有些时间其实不等人了。转眼间,父亲已年过花甲,我已而立之年,然父子两也从未碰杯畅谈。或许他想说些什么,见我也已成家了不便说些什么。或许我想说些什么,却忘了要说些什么。
都太忙了,只能这样安慰自己,然而什么时候才是不忙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