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AI助力英语教学创新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澄海区八年级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在澄海中学初中部顺利举行

传统与创新交融,本土与国际接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2024-2027)》的文件精神,凸显“科学+”赋能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2025年4月22日下午,区八年级英语学科教研活动暨澄海中学初中部以“探索·创新·向未来”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澄海中学初中部顺利举行。活动由澄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主持,区全体初二英语教师参与此次活动。


一、课堂风采——许越轩老师公开课
本次活动的第一环节由澄中初中部许越轩老师执教八年级下册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读写综合课。本课以学生用邮件向泰国笔友讲述中国优秀传统故事为任务主线,践行以生为本、跨学科教学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复习《西游记》中美猴王的语篇后,借助deepseek生成The Story of Nezha作为拓展文本,引导学生梳理结构化知识,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用英文向泰国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故事。本课采用中考命题模式设计写作任务,通过审题指导、框架构建和师生共建评价标准,实现写作-自评-互评-师评的闭环训练。借助AI技术辅助作文升格,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传播意识。





二、赛场重现——蔡桂格老师模拟授课&说课展示

2025年澄海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蔡桂格老师重现市赛现场,分享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和 Section B 2a -2d模拟授课,课例是一节以“任务驱动·文化共生”为核心理念,精心构建“AI+跨学科”的英语阅读课:以“向国际友人推介潮汕传统美食”为项目主线,创设跨文化交际语境,搭建语言支架;借助AI工具创设虚拟交流场景,引导学生在探究式合作中完成潮汕美食文化的推荐任务。课程还融合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仅培养了跨文化沟通能力,更厚植了家乡文化自信。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课研讨
评课研讨环节首先由澄中初中部教务处卢作桐副主任对本次AI赋能英语课堂的探索初衷作了简要说明,并期待通过研讨促进本校教师的教学创新与专业的发展。接着,与会教师对许越轩老师的读写综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课教学设计精妙,层次分明,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课堂互动活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许老师在课堂中创新采用师生共建评价表,结合自评、互评与AI智能评价,构建了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方法新颖且具有推广价值。












最后,区初中英语教研员余老师对许越轩、蔡桂格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和课例分享给予高度评价,并提炼本节阅读教学课四大特色供老师们借鉴:任务驱动激发元认知、问题导向促进深度学习、层层递进构建结构化知识、搭建支架传播本土文化。针对读写综合课教学,余老师提出“八步走”实施路径供老师们参考:明确读写目标、创设写作情境、激活背景知识、梳理文本关联、拓展主题内容、提供写作范例、实践写作任务、强化同伴互评。余老师寄语全区英语教师,要打造“四实”(真实、落实、扎实、实效)和“四有”(有趣、有得、有用、有德)的优质课堂,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助力学生成长。



以研促教,精进不休。本次教研活动为澄海区的英语教学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模式,致力于构建高效优质的英语课堂。在教研之路上不断求索创新,携手共赴教育新征程!

END

撰稿:余泳雪

编辑:林   波

初审:陈绍忠

复审:许哲斌

终审:林   俊




相关阅读

AI助力英语教学创新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澄海区八年级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在澄海中学初中部顺利举行

AI工具赋能提升音乐课堂互动性与创造性——澄海区举行中小学音乐教师AI教学工具应用专题培训活动

聚焦文言文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批判性思维——澄海区高二语文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暨区高中语文教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在隆都中学举行

AI赋诗意,教研启新章——初中语文“科学+AI”融合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澄海中学初中部举行

云程发轫又新篇,奋楫笃行再启航——澄海区初中历史教师工作室举行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