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陈平原与潮州教师一起探讨阅读教学新模式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4月19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潮州市教育局举办“潮邑书香行”阅读素养提升项目线上专题研讨会。活动中,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作《方言、乡土与教育》专题讲座,与潮州老师共同探索新时代阅读教学的新模式。



方言、乡土与教育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陈平原认为,掌握和使用方言是一种平衡学问和生活实践的一个支点。“关于乡土的知识并非自然习得,同样需要学习。”他认为,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并行不悖,使用方言读书的时候能发现不同的趣味和奥妙。方言在乡土文化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协调好方言与普通话教学之间的关系。





据了解,陈平原为潮汕基础教育所编撰的《潮汕文化读本》在潮州市得到推广实践,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也让潮汕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事实上,潮州市正着力于用乡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让乡土文化成为滋养心灵的沃土。如让孩子们在韩愈治潮的典故里感悟担当,在广济桥的沧桑中读懂匠心,在工夫茶的氤氲中品味文明。



去年以来,潮州市教育局推行“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并由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推出“潮邑书香行”阅读素养提升项目,项目得到北大教育学院课题组的引领,由潮州市教研员与“试点校”骨干教师共同组建核心团队,开展《“学-教-评”一体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通过“整本书阅读”与“乡土文化”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书本走进家乡,在阅读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此次活动借助北京大学学术引领,通过线下研讨和线上组织观看的方式,推动全市语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整本书阅读”与“乡土文化”结合的创新路径。





接下来,潮州市将以“潮邑书香行”6所“试点校”(潮州市实验学校、潮州市绵德小学、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湘桥区兴华学校、金山实验学校、高级实验学校)为支点,形成可推广的阅读教学模式,带动全市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





研讨活动上,潮州市实验学校、市绵德小学、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兴华学校相关代表结合各校经验,就构建校园阅读生态、推广阅读策略进行分享。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编辑|施骏烁

美编|唐尚清

编审|刘世通




我市举办2025年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座活动


绣艺承古韵 潮香润校园 ——《非遗传承 校园有“戏”》系列报道(五)


知危险、会避险!这些知识每个孩子都要掌握!| 安全必修课


最新!我市印发2025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


我市举行高中小语种教学研讨活动 助推新高考备考提质增效




相关阅读

陈平原与潮州教师一起探讨阅读教学新模式

为期两天!潮州这个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开放

【教育评价改革】获省奖文章⑧| 陈燕珊:《外科护理》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研究潮州卫生学校

“双百行动”进行时|粤东食品工程产教融合中心挂牌,潮州校企合作新探索

潮州市教育局与韩山师范学院举行全方位全口径融入式帮扶暨纵向帮扶“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校地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