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谷雨润万物,南网护春生!汕头濠江供电局助力“盐碱滩”变身“希望田”

谷雨时节,万物沐泽而生。在南海之滨的汕头市濠江区河玉围,一场由电力与科技共同浇灌的“新生”正在上演。这片曾因盐碱化严重而撂荒的土地,如今稻浪翻涌、生机盎然,成功转型为高产高效的农业示范区,被评为省级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成为广东省盐碱地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典范。正如谷雨以甘霖润泽大地,南方电网广东汕头濠江供电局以稳定的电力护航春耕,助力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蝶变为充满希望的“高产田”。





“以前这片地盐碱化严重,种什么都难活,现在有了稳定的电力保障,插秧播种都顺利多了!”在河玉围海水稻种植基地,农户老陈一边操作植保无人机施肥,一边对供电人员感慨道。与传统人工施肥不同,这里的农户用上了植保无人机。只需将肥料装入无人机顶盒,轻点遥控,平均一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的施肥工作,效率远超人工。这高效的背后,离不开电力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稳定的供电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滋养着这片土地的重生。





在河浦大道上,汕头濠江供电局的无人机也正沿着架空线路“翩翩起舞”。搭载红外探测仪的无人机,依靠强大的系统算法,实现了自动巡航、定点拍照和多方位隐患排查。短短半小时,两公里长的线路巡检工作便已完成。这种“机巡代替人巡”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潜在风险。 





在濠江营配指挥中心,供电人员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河玉围片区的电力设备运行状况。系统能够自动获取电流、温度等关键数据,并高效分析负荷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提醒,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这种数字化赋能工具的应用,让春耕期间的电力保障更加高效、精准。 

过量的降雨同时也容易导致田间积水,助长真菌与害虫滋生,带走土壤中的肥料,对全年收成造成不利影响。由汕头濠江供电局配套建设的河玉围电排站10kV供电线路在2024年正式投入运行,有效解决该电排站长期存在的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为河玉围海水稻种植基地的防洪排涝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

通过水利设施建设、盐碱地改良和机械化与科技的运用,近年来河玉围海水稻种植基地粮食产量逐年攀升。河玉围442亩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早稻亩产超1300斤,部分普通水稻亩产达1360斤,远超传统盐碱地种植水平。



从“盐碱滩”到“希望田”,河玉围的蜕变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胜利,更是多方协作、共同赋能的结果。“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汕头濠江供电局表示,在这播种希望的时节,供电人员将与农户携手运用科技带来的便利,高效保障春耕安全生产,为粮食供应稳定和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信息来源:濠江供电局

通讯员:庄廷轩 编辑:郑相裕


   濠江热文
●  奋进“濠”景!濠江区:基础配套加速产业引擎蓄势
●  “霸屏”央视一套3分钟!濠江这款特色美食昨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濠江获全省十强!绿美广东竞风华颁奖活动举办●  快来捡漏!广澳街道集体厂房楼房招租啦!●  一图读懂濠江区委五届八次全会报告




相关阅读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濠江这场活动“电”亮阅读梦

实习、就业都有补贴!濠江真金白银引才育才留才

【百千万工程“濠”实践】英才汇南粤·共赴“濠”未来 | 濠江这场“人才之约”太有料

2025年濠江区职工大讲堂首期职工书画公益培训班结课啦!第二期培训班开始接受报名!

谷雨润万物,南网护春生!汕头濠江供电局助力“盐碱滩”变身“希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