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发表于《中国应急管理报》
广东潮州进一步细化实化量化三防工作要求
构建“镇自为战”“村自为战”工作机制
近日,广东省潮州市防办印发了《潮州市“镇自为战”“村自为战”三防工作机制建设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量化三防工作要求,将防灾重心下沉至镇街、村居最前沿,将责任压实到最小作战单元,实现镇街、村居两级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从等指令到快行动、从粗放管理到精准防御的转变。
近年来,潮州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特大暴雨、超标准洪水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传统三防工作多依赖市级统筹,镇村被动执行指令,但极端天气事件突发性强、暴雨洪水量级大,极易导致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情况,基层的快速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至关重要。
去年底,潮州市积极探索极端情况下应对自然灾害“镇自为战”“村自为战”三防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调研镇街、村居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于今年1月底,以潮州市潮安区赤凤镇和赤凤镇安溪村、浮石村为试点,结合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提出的建立极端天气条件下“镇自为战”“村自为战”三防工作机制的要求,出台《潮州市“镇自为战”“村自为战”三防工作机制建设方案》。方案从镇街和村居两个层面,分别明确了工作机制的具体要求,赋予镇村自主研判、快速决策权。
方案要求,各镇街以专项应急预案为纲,将应急响应与气象预警深度绑定,确保灾害预警早一步、防御行动快一拍。在省三防办工作要求“一图五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基础信息,增加干部联系村居、危险区域转移信息,细化应急队伍、物资仓库、应急避难场所3张表,并根据地理环境、灾害类型、风险区域等要素编制风险地图,做到底数清晰。同时,要求全市各镇街组建30人以上的应急抢险队,配备冲锋舟、无人机等救援装备,并设立直升机临时起降点,确保极端条件下救援力量进得去、联得上。
在行政村一级,将防灾重心落在“人”与“技”结合上。方案要求,各村居设立本地转移协助员,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制定“一对一”转移方案;组建5人以上的应急小分队,常态化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针对山区道路易中断问题,各村居提前勘察备用救援路线,并配备卫星电话、救生装备,确保“三断”情况下信息不断、救援不停。此外,各村居通过安装自动雨量站、简易水位报警器等设备,辅以鸣锣、吹哨等传统预警方式,构建起全天候灾情监测网络。
“这一机制的核心是激发基层战斗力,让镇街、村居成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潮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市将持续优化三防工作机制,推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再升级。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潮州市“镇自为战”“村自为战”三防工作机制建设方案》结合了潮州本地实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来源:聚焦每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