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以“质”促效!潮南强品牌矩阵,打出新战法

       

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2651户,总数突破10万户;全面压缩市场主体设立登记办理时间,实现了企业开办6个事项“一网、一窗、一次、一个工作日”办结……
     去年,潮南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维护市场秩序,全面推动监管提能提质、服务升级升维,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动能,质量是根基。今年,潮南将用怎样的监管措施和服务效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

强化市场监管 坚守安全底线
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是群众愿意消费的前提和保障,这离不开高质量的市场监管。“我们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等与民生民安息息相关的领域,通过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监督抽检、行政指导、执法办案等方式,持续加强安全监管。”潮南区市监局局长倪晓强说。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潮南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添加、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秩序违法行为,维护辖区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近年来,全区市场监管领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一组数据很好地反映了成效: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36宗,其中涉假案件79宗,全区未发生重特大侵权假冒伪劣案件。监管有力度,执法有温度。潮南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建立健全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法实施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更好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运用柔性执法方式纠正违法行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工作一头连着广大经营主体,一头连着百姓民生。”倪晓强介绍,新的一年,潮南区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安全放在重要突出位置,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2

提升保护效能 护航知识产权
全区累计获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优势企业10家,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14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6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9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亮眼数字的背后,是潮南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助推高质量发展效果显著的一大力证。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对艰苦创业的企业而言,塑造、打磨、壮大一枚商标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淀,因此,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倪晓强表示,今年,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动潮南知识产权促进与运用工作。具体而言,以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大力度推进知识产权促进工作;积极引导企业与相关高校合作对接,结合实际开展专利盘活、转化运用等活动;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变“知产”为“资产”;及时查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和开展“蓝天”“清源”等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在他看来,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区市场监管局所力行的就是给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速度,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注入动力,为企业产品推广上市赢得先机。

3

擦亮“潮南优选” 助力品牌提升
注册一个商标、创立一个品牌的程序很简单,但如何让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如何将品牌做大做强却是不容易的。深谙此道,潮南从2023年开始启动“潮南优选”评选工作,切实培育一批潮南制造的名品、优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潮南优选”是指在潮南区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所生产经营的经考评符合要求的优质工业产品、食品(含餐饮食品、预制菜)、农产品。目前共有28家企业35个产品通过评选,产品涵盖了番石榴、脐橙等农产品,以及化妆品、设施设备等工业制造产品,形成了多元化的品牌矩阵。

“评选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好中选优,严守企业自愿原则、不向企业收取费用、不增加企业负担。”倪晓强介绍,“潮南优选”旨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质过硬、有口皆碑的潮南优质产品,进一步激活企业增品种、提质量、打品牌、做市场的主观能动性。“潮南优选”是潮南区优势产品的集中体现,更是该区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形象代表。接下来,潮南将重点围绕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精品文具、口腔用品、创意珠宝、新能源、大健康等产业,强化产品质量和标准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制修订,同时加大对获评“潮南优选”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发挥品牌最大效益。

来源:南方+




相关阅读

《人民政协报》:广东汕头市政协连续10年助力推进练江流域综合整治——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区政协召开党组第七十七次(扩大)会议暨五届四十五次主席会议

潮南区政协2024年新春贺词

【两会前奏】区政协: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助力潮南“加速跑”

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举行选举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