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汕头华侨试验区设立八年:沧海变新城 发展再提速



华侨试验区设立8周年

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试验区。一湾春水谋创新,八年拼搏争朝夕。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八年以来,华侨试验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发展平台示范引领作用,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和“打造‘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两大目标,积极构建华侨华人聚集发展创新平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推动构建现代都市产业体系,勇当汕头建设现代化活力特区排头兵。


碧波之上,海风习习,一座崭新的东海岸新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年间,这里完成了从沧海到新城的蝶变。



中交(汕头)东海岸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部主管 杨志勇

“十年前我参与的是我身后这座东海岸大桥的建设,那时候站在这里一眼望去都是吹沙船、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火热施工的场景。现在的东海岸新城道路交通四通八达,片区内高楼林立,一片生机勃勃,让我感受到特区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东海岸新城是华侨试验区直管区,近年来,市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为新城的发展搭建起“骨架”,目前,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市政道路、津湾东海岸公园、新溪片区综合管廊已建设完成。

中交(汕头)东海岸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安全总监 陈喜强

“目前,东海岸新城剩余的塔岗围片区市政道路将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新溪片区的市政道路将于明年年底建成通车。”



华侨试验区牢记初心使命,加强平台聚侨、文化联侨,一方面打造“华侨之家”,设立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联络点,吸引侨团入驻,另一方面成功打造国际侨才港,进一步服务新侨、服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华侨试验区文化发展局副局长

许卫玲

“我们积极引导区内文化传播企业创新发展线上海外华文教育,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我们也加强对华侨文化的课题研究,进一步讲好侨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既要有重点,还要谋创新,今年7月份,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华侨试验区召开,包括首都在线等19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315亿,为侨乡汕头的发展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助力汕头筹办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首都在线副总经理   郑义

“去年,汕头华侨试验区这边也完成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牌照的申领以及运行,这将会有效地降低到东南亚的网络延迟。我们未来还会在这着手离岸数据中心的建设,为未来汕头本地企业的出海,以及东南亚企业的离岸高速数字运算做准备。”



随着华侨试验区迈入加速发展的轨道,试验区制定实施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扶持配套政策措施,持续开展“一把手”招商和“主动式”招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开展“保姆式”服务,推动土地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持续提速升温。目前,华侨试验区内的深汕协同创新科技园建设和华侨产业园均已陆续有项目开工建设。

华侨试验区经济发展局三级主任科员

纪春明

“试验区依托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的效应和深汕协同创新科技园、数字产业基地等平台广泛开展招商推介,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现效益。”

成立八年来,华侨试验区在“经济”和“文化”上双向发力。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连续两年GDP增长超过20%,在粤东西北地区排名前列,2022年上半年,直管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94亿元,目前直管区存量登记注册企业1296家,总注册资本631.76亿元。



华侨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陆文胜

“华侨试验区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的殷殷嘱托,坚持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以数字经济为主攻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助力汕头打造“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汕头新闻



NEWS





•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

•  创新试验|走向世界 •

相关阅读

汕头华侨试验区工会开展“夏送清凉”慰问一线职工活动

活动预告|百万英才汇南粤|华侨试验区2025人才集市等你来!

2025VICTOR“珠江文体杯”汕头羽毛球公开赛将于3月29日至30日在汕头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

【百万英才汇南粤】来汕头,有奔头!这些 “头” 号收获你 get 到了吗?

汕头湾海底隧道贯通 这一“撇”为何让人如此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