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政暖业韶。春耕生产是全年守护粮食安全的首仗,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节点,全市各级纪委监委攒足劲头,深入一线,把监督“探头”延伸到田间地头,为全年丰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科技赋能春耕,农业生产有了加速度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新词,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认真研究文件精神,创新监督措施,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春耕生产增效益。
强化农技专家技术力量。推动市农业农村局提前组织植保专家开展粮食产区农作物病虫害冬后基数调查,已发布《农作物病虫测报》5期,春耕期间将累计发布10期。成立植保“轻骑兵”小分队,每周深入田间地头,就加强红火蚁防控、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提供支持。加快推进农技推广服务培训,全市出动专业技术人员178人次,开展农技服务46场次,指导和帮助农户提前做好农机具检修维护,推动机耕机种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
图为潮阳区农业农村局农机技术人员指导锦沣农机合作社社员开展农机具维修保养
横向统筹加强灌溉保障。推动市水务局迅速行动,按照水闸控制调度方案,实行市区统一调度,做到科学精细调度,维持闸前水位正常,保障上游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督促加快成果转化应用。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加大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今年我市将加大华航香银针、华航51号、南晶香占、青香优19香、粤禾丝苗丰产性好的常规稻品种,以及特优524、特优721、泰丰优208、Y两优系列等高产杂交稻品种的推广力度,为提高单产打基础。
为撂荒耕地开出精准“药方”。推动市农业农村局开展调研,在全市选取因土壤贫瘠导致撂荒的耕地14宗,依托汕头市微补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的土壤监测技术,对撂荒耕地进行土壤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分析土壤肥力结构,根据监测结果量身打造改善土壤的方案,为“因地施策”复耕复种提供科学依据。
压实主体责任,撂荒耕地有了新生机
惊蛰时节,恰逢春雨,这几天,我市很多种粮大户迅速行动,抢抓春耕春种农时,谱写农田插秧交响曲;广大农户也抓住有利时机,抓紧春耕办田,掀起春耕热潮。
“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片地撂荒多年,终于冒青苗啦,你看一片绿油油的,心里多舒坦……”
仙城镇红墩经联社驳脚林洋63亩耕地已完成春耕,通过小拱棚种植角瓜,部分种植苦瓜、冬瓜、菜花,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图为潮南区仙城镇红墩经联社驳脚林洋原撂荒耕地已复耕,搭起小拱棚种植角瓜
潮南区仙城镇纪委持续发力,聚焦耕地撂荒,推动辖区红墩经联社驳脚林洋63亩、仙门城社区浮洋经联社后宅洋64亩共127亩耕地进行复耕复种。
澄海区东里镇纪委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历年建成的16574.21亩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有序,全镇2024年共存在撂荒地16宗128.69亩已全部复耕复种,农田机械已进场翻土、平整,备耕工作正热火朝天进行中。
南澳县具备复耕复种条件图斑共计28.29亩,已完成复耕复种19.83亩。纪检监察部门也持续压实主体责任,落实职能部门迎头赶上,推动剩余图斑100%复耕复种。
监督政策落地,农户耕作有了新保障
惠农补贴是党和政府助农增收的“暖心钱”,也是推动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政策。
为弥补惠农政策宣传不到位、知晓范围小、漏报少报等不足,潮阳区纪委监委重点督促区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并严格执行“农户申报、乡镇审核、村级公示、区级审批”申报程序,不定期动态抽查惠农补贴资金流向,持续跟进“一卡通”管理平台建设,严打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确保精确到户,共为92743户约53.02万人发放补贴资金1407.77万元;组织申报2025年度补贴面积140252.19亩,申报补贴对象共89851户约51.13万人,有效保障惠农政策落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澄海区莲华镇纪委督促镇农业农村办加快“东浦村等6个村的垦造水田项目”后期管护第二管护年度补偿、补贴款的申报工作。该项目面积839.27亩,目前已完成收益降低补偿费和激励补贴申报资金累计822.4846万元。
来源:汕头纪检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