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初中音乐教学高质量发展,探索“双新”背景下七年级音乐教材新教法,促进教师交流,2024年11月8日上午,汕头市澄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在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成功举办澄海区初中音乐公开课及教学研讨活动,全区初中音乐中心组全体成员、各校音乐教研组长和音乐骨干教师50多人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一:音乐公开课《走进民歌》(三)
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蚁桂桢老师开设了课题为《走进民歌》(三)——《康定情歌》《南泥湾》区性公开课。蚁桂桢以粤教版(2024版)《艺术·音乐》新教材为依托,从节奏练习入手,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实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和艺术表现目标,充分展现了独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课前,蚁老师使用学习任务单的前置策略,让教学重心聚焦于学生的创意实践及音乐表现力。课堂上,积极地参与到各种音乐表演环节中,学生们伴随着《康定情歌》欢快的节奏轻轻跳动,模拟出跑马山上骏马奔腾的矫健姿态,展现出歌曲中自由奔放的态度,男女同学的对唱尽显歌曲浪漫情绪;《南泥湾》则以小组形式自创节奏型,通过节奏型叠加的方式来描绘当年南泥湾那欢欣鼓舞的热闹场面。
活动二:专题讲座《信息之翼,助飞音乐课堂》 讲座中,蚁桂桢老师从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前应用、课中实施和课后拓展延伸三个方向展开分享。蚁老师指出课前学习任务单前置是关键环节,通过分享EOP,剪映专业版等软件制作节奏谱、旋律谱或微课,精心设计任务单,为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搭建了有力的脚手架,让他们在课前就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与探索。同时,微课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汲取音乐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贴合新课标倡导的多元化评价蚁桂桢老师还分享了umu互动平台的巧妙运用。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了多元化评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评价,而是涵盖了学生音乐素养的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这一举措不仅全面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具体数据,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反思与相互学习,为音乐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活动三:音乐沙龙《初中音乐教学的深度与宽度》 活动中,蚁桂桢分享了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意图及反思。蚁桂桢老师表示在新课标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要实现多作品联合教学,找到作品存在的共性,比如《康定情歌》和《南泥湾》这两首作品使用同样的创作手法,多维度的教学设计拉进学生与民歌的距离,增加教学密度与实现教学过程流畅性。
隆侨中学刘龙生老师就公开课的亮点进行了评析,蚁老师以大单元教学为指导,将《康定情歌》和《南泥湾》置于“走进民歌”这一更大的单元情境中。这两首民歌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关联、共同展现中国民歌魅力的重要元素。
东里三中的张素华老师结合专题讲座探讨了音乐可视化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动态图形谱,动态旋律滚动条,创意微课范例,分析如何让抽象的音乐元素变得直观生动,使音符不再只是纸上的符号,而是化作跳动的视觉画面,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的走向及音乐作品结构的感知。这种创新方式不仅让音乐课堂充满了活力,更是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澄海中学的张燕丹老师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探讨了本单元教学内容与潮汕童谣、潮语歌曲以及潮剧等乡土艺术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澄海区中学音乐中心教研组组长王自清老师结合公开课及专题讲座内容,对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精彩的解读,他深入剖析新课标,将其中的重点、难点清晰呈现,此次解读为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传承地域文化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深刻的启发。
澄海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赵明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有力工具,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空间局限。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教学方式的宽度上下功夫,将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式教学方式有机融于音乐教学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为音乐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艺体与学前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