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祥云”映南粤: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广东传递者的今与昔

编者按:2024年巴黎奥运会进入开幕倒计时。从报名1924年那届巴黎奥运会开始,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逐梦之路,并生动展现或隐匿在各个层面。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百年奥运的广东印记”专题报道,通过对历史的深度挖掘,讲述这一百年来,奥运赛场内外不为人知的广东人和广东缘分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2008年,一首《北京欢迎你》传遍大街小巷,北京奥运会如约而至,中国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当年5月,奥运圣火传递至广东,市民无不欢欣鼓舞,翘首以盼。

这届奥运会火炬名叫“祥云”,以银色和红色组成,火炬上部的设计呈现“祥云”图案,整体造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纸卷轴。广州、深圳、惠州、汕头四地的800余名火炬手中,包括英勇救人的基层民警、为国争光的世界冠军、投身公益的爱心义工、身残志坚的创业者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他们向世界展示了广东风采与活力,传递了团结、友谊、和平的奥运精神。

“火炬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无论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都会重温当时手举火炬、阔步前行时的光荣,内心就会燃起无限斗志。”16年后,一棒一棒传递“祥云”的广东火炬手们,向南都、N视频记者忆起2008年的情景,仍为当年的荣耀时刻而感到骄傲。

2008年5月10日,汕头市民分享“祥云”火炬带来的快乐。新华社发

高光时刻

2008年5月7日,北京奥运圣火在羊城传递。时年36岁的广州民警刘健涛成为第11棒火炬手。

上跑道前,刘健涛看着胸前“011”的号牌,突然意识到,这正是“110”的倒影。回忆起当年这个小细节,他向南都记者感叹道,“这真是缘分”。

当日8时许,圣火传递到刘健涛手中,他轻吻火炬、迈开步伐。现场市民的热情触动着刘健涛,听着耳边一阵阵加油助威声,他也情不自禁加快脚步,大声喊出:“中国加油!”

200米的距离,刘健涛用比预计更快的速度跑完了全程。他的妻子也来到现场为他加油。

那一年,全民迎奥运的热烈氛围让刘健涛至今难忘。他说,“大家的参与感很强,听到他们热情的加油声,我脑子里什么都忘了,只记得向前跑。”

当时,现场不少市民都知道刘健涛的故事。

2005年11月,刘健涛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为保护战友,被歹徒用尖刀刺入胸口,身负重伤。但他不顾剧痛和大量失血,顽强追击100米,将其中一名歹徒死死按住。抢救时,医院甚至5次发出病危通知书。医生说,如果再深0.6公分,刀尖将刺破心脏。

2008年5月7日,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在广州举行,第11棒火炬手刘健涛手持火炬传递。受访者供图

传递火炬后,刘健涛的奥运任务还未结束。

当天下午,他又作为一名执勤民警,来到广州临江大道,投入到护航火炬传递的安保工作中。他还记得,围在道路周边的市民很多,大家热情高涨,他与同事们在周边值守,维护现场秩序。

对于成为2008年的奥运火炬手,刘健涛说,“这是一种荣耀,能代表公安民警上跑道,是很让人激动的”。他回忆说,儿子的幼儿园也曾邀请他带着“祥云”前往学校,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火炬手带来的奥运“热浪”。

来自广州体育学院的何灼强,是广州市第52棒火炬手。

时隔多年,他依然不忘自己的传递路段。那是在靠近白云山顶的位置,沿途的市民将圣火经过的地方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欢呼声更是不绝于耳”。

传递奥运圣火的过程中,何灼强面带微笑,不时挥手与热情的市民打招呼,收获更加热烈的回应,起初的紧张很快被心潮澎湃占据。

广州市第52棒火炬手何灼强。受访者供图

“国家没有忘记我们的贡献。”何灼强说,收到当选奥运火炬手的通知时,他已经退役,换下运动员的战袍,在广州体育学院竞赛训练处从事行政工作,但曾经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记忆与感动,再度将他萦绕。

何灼强出生于广东佛山,12岁开始练习举重。1986年第十二届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上,何灼强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佛山的首个世界冠军。

之后的1986年至1992年七年间,他共9次打破53公斤级世界纪录,1次超52公斤级世界纪录,叱咤中国乃至世界“举坛”。

何灼强告诉南都记者,依照惯例,圣火传递结束后,火炬可以交给火炬手本人留作纪念。回家后,他专门定制了一个展示架。

今天,这把火炬仍摆放在何灼强家的客厅里,作为他初次担任火炬手的珍贵留念,也成为他运动生涯的一枚别样勋章。

公益力量

深圳是奥运圣火在广东传递的第二站。

2008年5月8日中午12时许,作为深圳市第46棒火炬手,高正荣举着火炬,跑过世界之窗门口附近200米的路程。

“那天的人特别多,现场有我的亲友团,30人是一同工作的义工,另外10人是做公益活动认识的残疾人朋友们,他们好像比我还兴奋。谁也没想到能共同参与奥运会火炬传递,当时感到非常光荣和感动。”高正荣说。

深圳市第46棒火炬手高正荣。受访者供图

火炬传递结束,等待返程时,现场市民的热情依旧不减,纷纷过来摸高正荣手中的火炬。他告诉南都记者,“现在火炬接口处还有大家抢着摸火炬留下的痕迹”。

31年前,高正荣从贵州山区来到深圳,寻找事业发展机会。2001年3月,他为患重症的罕见血型女孩无偿献血,并在此契机下加入了深圳义工联合会,从此开始书写他的“义工人生”。

在高正荣看来,成为奥运火炬手,是对他长期投身公益的肯定,也激励着他继续做公益。“我手上的火炬既是奥运火炬,也是公益的火炬。因为我是公益火炬手,我希望‘公益火炬’的火传递下去、燃烧起来,让大家知道做公益对自己和社会都是有益的一件事。”

2008年5月10日,“祥云”来到汕头,为奥运圣火广东传递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一天,恰好也是汕头市第170棒火炬手肖少钟的26岁生日。

他记得,当时火炬手们乘坐的车子外人山人海,自己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上,挥一挥手,车外人群便传出欢呼声。在车里等待时,大家一起为他唱了生日快乐歌。

“真的很感动,眼泪都流出来了。”肖少钟说,那是他最特别的一次生日,现在还会时不时想起当时的场景和感受。

由于身体原因,肖少钟是坐在轮椅上进行传递火炬的。

他向南都记者回忆道,“因为我是自己独立推动轮椅,所以速度比较慢。但开道的车在前面慢慢开,他们都很耐心地等我。传递火炬时,我还和路边的人挥手打招呼,大家都在高喊‘汕头加油’‘北京加油’,也有人喊我的网名说‘老猴加油’。”

汕头市第170棒火炬手肖少钟。受访者供图

2000年,肖少钟因遭遇车祸而高位截瘫,但他没有因此自暴自弃。适逢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给了他再次“站起来”的机会,他开始自学电脑知识,并于2002年设计创立了“蓝色河畔”论坛网站,而后在该网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司,为当地人提供民生、交通、营商环境等领域的服务,投身公益事业。

“得知自己当选奥运火炬手,肯定是很高兴。当时我在‘蓝色河畔’网站专门发了一篇文章,说自己被选为火炬手,大家都为我庆祝。我们村的族谱还收录了我当时手持火炬传递圣火的照片。”肖少钟说。

他向南都记者表示,成为奥运火炬手这段特别的经历,一直都在鼓励着他。“我也希望能帮助和鼓励更多像我这样的残疾人,让他们也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微笑面对人生。”

薪火相传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

北京奥运会已过去16年,当年的火炬手们也步入新的人生阶段,但他们心中的圣火从未熄灭。

如今已经52岁的刘健涛,是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巡特警大队教导员。他仍保留着当年的火炬、火炬手服饰等物品。

“火炬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无论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都会重温当时手举火炬、阔步前行时的光荣,内心就会燃起无限斗志。今后,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巡特警工作,为维护天河区辖区平安稳定贡献力量。”他说。

刘健涛在训练中。受访者供图

曾屡破世界纪录的“东方大力士”何灼强,也到了临近退休的年纪。他说,已经提交申请,调至学校的校友办,将继续为服务他人尽一份力。

过去十余年间,何灼强将一片赤诚投入到环保、助学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当中。

他曾与好友组成“环保三剑客”,到南极进行冰川考察,也去过人迹罕至的罗布泊,“捡了几大车垃圾”,还连续十几年前往清远阳山县,为当地小学捐款捐物,开展助学活动。

步入不惑之年的肖少钟,还在坚持做公益,并先后获得过“广东省自强模范”“汕头好人”等称号。

他说,虽然是残疾人,但仍希望为他人提供帮助与服务,“今年我们在做汕头市的百场网络公益进村居活动,为社区群众带来义医义诊、健康知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普及等服务”。

肖少钟参加2024汕头市百场网络公益进村居活动。受访者供图

在肖少钟的心中,“汕头就是一座开放创新、自强不息的城市”。他不仅切身感受到汕头的高速发展和变化,也享受到了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改革开放的红利。

高正荣的义工生涯也在继续。截至目前,他已累计无偿献血超330次,义工服务15000余小时。

作为深圳“临终关怀”义工服务的发起者,他向南都记者表示,深圳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很大,特别是公益方面的发展,“参与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人更多了,深圳也成为了国家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

“现在城市建设的‘高度’上去了,人文关怀‘温度’也跟上了。”他说,正是因为高度与温度兼备,自己愿意一直留在深圳生活,并坚持推动深圳市的公益事业发展,“未来还需要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队伍才能越来越大”。

高正荣参加无偿献血。受访者供图

有趣的是,高正荣与奥运的缘分,并未终结于2008年。四年后,他作为深圳市志愿者代表,又在英格兰南部的海滨小镇博恩茅斯,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传递,担任助跑手。

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倒计时钟声响起,奥运圣火已传递至巴黎。而16年前广东火炬手们心中的圣火,从未熄灭。

成为光荣的奥运火炬手,曾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传承奥林匹克精神,践行社会责任,已经深植他们的心间。

“百年奥运的广东印记”专题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张倩寒

采写:南都记者 张倩寒 敖银雪 翁安琪 实习生 余昕红

编辑:张倩寒,向雪妮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爆料潮汕」,搜索「hepannews」即可关注,。

相关阅读

今日辟谣(2025年1月7日)

今日辟谣(2025年1月6日)

广东省潮汕民俗文化交流协会非遗保护与传承专委会在汕头市龙湖区南山中心幼儿园设立非 ...

「工业数智化 产业新引擎」工业数智化创新发展论坛暨协会第五届第六次会员大会圆满举 ...

今日辟谣(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