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衙村
位于汕头市龙湖区西北部
韩江西溪在此分成了
外砂、新津、梅溪三条河流
村内田园阡陌美如画卷
大衙因此有“绿色半岛”的美称
大衙村
大衙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宋末元初,蓝、蔡二氏族人相继从福建迁徙至此安家落户。元代时,广东道都元帅陈懿在这里设衙门以管辖,因此得名大衙。
大衙村
三面环水的大衙村,旧时仅有一条道路可通外界。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优势,让大衙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度成为潮汕地区革命的大后方。
村内的蔡氏族人开设有一个大商号“添盛大夫第”。府第分为两畔,东畔为“东宫”,西畔为“西宫”,两座大厝防备森严,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沈楚湘作为“添盛大夫第”的实际主事人,积极为中共地下工作者提供掩护,这里也成为中共地下交通站和秘密联络点。
大夫第
位于村西庙头洲的大衙渡口,古称大牙渡,是革命时期红色交通线中的重要一站,被称为“红色渡口”。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活动场所。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则是澄南游击队、平原武工队的联络点和接应点。如今渡口的金凤树下,一块“大衙渡口——广东省红色军事文化遗产”红色铭牌立于江边,记录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大衙渡口
江水悠悠,清风徐徐,如今的大衙村安详宁静,人们安居乐业。穿梭在村内成片的古建筑群中,传统潮汕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据统计,大衙村内现存400多座传统民居,其中具有代表性且保存较为完好的“蓝氏大厝内”建于清代中后期,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格局为潮汕传统建筑方式“驷马拖车”,主座为三进二天井,两翼合共四排屋,屋主蓝茂长因花费重金赈灾治水而受封官衔,得御赐牌匾“望重韩江”悬挂于屋内顶厅。另有“骑尉第”,建于清末,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为潮汕民居“四点金”格局。
蓝氏大厝内
潮汕人历来讲究“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村内现存5座宗祠,代表性宗祠为蔡氏家庙,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453平方米,属“单背剑”格局,门匾“蔡氏家庙”四字出自清代大学士蔡新手迹。村内的蓝氏宗祠,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康熙末年,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堂号“种玉堂”匾是由定海将军蓝理所题。
这些古建筑都有着典型的潮汕传统建筑特色,石雕嵌瓷映衬着古老的屋顶瓦片,像一个个刻录着岁月故事的音符,弹奏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旋律。
蔡氏家庙
岁月更迭
今天,大衙村这片
洋溢着浓厚人文气息的红色革命热土
正在向人们展开一幅
新时代的壮阔图景
《广东印记》之《大衙村》
将与您一起,走进大衙村
聆听往昔红色革命故事
欣赏古村美丽的风景
和独特的古建筑群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891757433361154049
来源:方志广东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
三江汇海,才涌鮀城立潮头!
旦家园,潮汕的“海上游牧民族”曾在这座小村停泊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新浪微博/南方+/今日头条
@汕头政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