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
迎头赶上
中共汕头市委书记 温湛滨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视察,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我们推进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给予我们最亲切的关怀、最温暖的力量。三年来,汕头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山高水长的深情厚爱,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忠诚之志,转化为做好汕头工作的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书写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新篇章。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粤东地区率先突破3000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居全省第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速居全省第2位。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干部队伍精气神更加勃发
汕头牢记总书记关于“要引导人们认识到汕头经济特区的今天来之不易,从中感悟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嘱托,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有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组织“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和一系列群众宣传宣讲活动,引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成为汕头最鲜明的政治底色、成为汕头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坚持大抓基层导向,滚动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支部堡垒提升、头雁提质领航、党员先锋示范、党建品牌创优“四项工程”,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50条、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30条、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10条等有力举措,建立“双报到双服务”平急转换机制,推动超5.2万人次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报到服务,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
能力作风素质不断提升。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实施“育苗固基、梯次培养”、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双提升”“争做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三项行动,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驰而不息纠“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突出重实干实绩实效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实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为想干者搭舞台、为敢干者卸包袱,党员干部心思更稳、作风更实、劲头更足,形成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事创业氛围。
我们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
汕头牢记总书记关于“希望汕头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谋划,拿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来”的嘱托,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针对汕头工业基础薄弱、产业质量不高的实际,明确“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发展思路,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主导产业集聚成势。立足汕头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构建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等“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得到上上下下、海内海外的一致认可和广泛支持。全面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组建专班为产业集群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定期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等活动。其中,新能源产业迎来“爆发期”,国际风电创新港加快建设,总投资超70亿元的“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等14个上下游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明显,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数大会,腾讯、阿里、华为等头部企业布局汕头,带动产业规模超千亿;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总投资305亿元的国际纺织服装城开工,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园区。今年1至8月,“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投资增长22.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成为汕头加快弯道超车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以汕头科学城建设为牵引,一体推进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粤东科技创新策源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和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四大行动”,培育认定国家“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链主”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4家、专精特新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18家。举办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12场,邀请36家高校院所、106个科研团队与345家次企业进行产学研对接。加强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出台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系列政策,创办丘成桐少年班,建成保税产业学院等一批校企合作典范,成立潮医智库、潮师智库,近3年引进到岗博(硕)士4000余名。
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划定16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并进行空间落实。大力推进“工改工”,促进闲置用地、低效用地、改变用途的土地、散乱污企业用地、违法用地等存量用地提质增效,已累计改造9210亩,力争五年形成5万亩新型工业园区。加快推进398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和69.76平方公里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完成土地收储3037亩,园区路网、标准厂房等全面开工建设。深汕协作取得重大进展,谋划共建83平方公里的“深圳—汕头产业合作园区”,汕头广澳港—深圳蛇口组合港启动运营。
我们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城市形象更有魅力
汕头牢记总书记关于“把汕头作为重要发展极”的嘱托,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功能品质、激发内生活力,加快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打造宜居宜业、近悦远来的活力特区。
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深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构建“3+2+2”高铁通道和“5+3+3”高速公路通道,汕北大道、中阳大道、海湾隧道、陈沙大道等重要交通干道建成通车,时速350公里的广汕汕高铁汕头南站至汕尾段年底开通,漳汕高铁年底将正式启动建设。全面推进市政道路改造和快速路网建设,未来可实现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半小时到深圳、1小时到广州、2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凸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牢固树立“清朗的政治生态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行政务服务“三免”“好差评”“周六不打烊”制度,坚持“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能上网的上网、能秒批的秒批”,逐步分类推行涉企服务代办,市级综合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一窗受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企业设立登记实现“即来即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形成,在省营商环境评估中连续两年居粤东西北城市首位。
人气商气火爆兴旺。持续做大展会经济、文旅经济、节庆经济,加快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和配套酒店项目建设,连续圆满举办服博会、玩博会、南澳科学会议等高端展会,每月举办大型演唱会,焰火晚会、英歌舞展演、花车巡游等重大节庆活动燃动全城,“潮味”美食、非遗文化、滨海美景、侨乡古迹等文旅产品享誉全球。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来汕游客521.6万人次,同比增长51.6%,旅游收入31.49亿元,同比增长100.83%,汕头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成为“网红”城市。
我们坚持引侨联侨惠侨聚侨,新时代“侨”的文章更加出彩
汕头牢记总书记关于“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的嘱托,以高水平筹办2024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为契机,凝侨心聚侨力,共享商机、共谋发展,引导全球华侨华人积极融入祖国发展、参与家乡建设。
和美侨乡生机焕发。以“绣花”功夫推进小公园开埠区、樟林古港等文物遗产保育活化,建成了广澳东湖、外砂蓬中等一批“最美侨村”,打造了镇邦美食街、潮汕华侨博物馆等一批华侨寻根新地标。加强侨批、潮剧、潮绣等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推动潮汕文化“海外行”,实施“海外潮剧播种计划”,汕头侨批文物馆、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侨批档案馆藏量规模居全国首位。
为侨服务亮点纷呈。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依托,高质量建设惠侨聚侨重大平台,打造侨情资源库,建成数字虚拟潮汕家园平台,19家海外侨团(商会)入驻“华侨之家”并设立汕头联络点。建设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中心,构建“N+1+N”海外华文教育模式,服务泰国、印尼、捷克等11个国家的汉语学习者超96万人次。圆满举办国际潮团总会会员大会,300多名海内外潮籍乡亲返乡参会,创造历届会员大会参会人数之最,实现侨乡与华侨的“双向奔赴”。
侨资侨智加速汇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支持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一揽子政策,出台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跨境电商促进条例,成为全省首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扩大试点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地区。设立“国际侨才港”,入驻66个创新创业项目,“华侨板”累计挂牌企业681家,融资额超19亿元。组织友好代表团赴泰国、印尼和新加坡访问并开展经贸交流,推动“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走出去”,签约项目37个,总金额超200亿元。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汕头牢记总书记关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展现新的更大作为”的嘱托,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可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深入实施绿美汕头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推进内海湾规划建设,加快美丽圩镇和乡村风貌提升,建成山海农耕、生态湿地、和美花海等一批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带,荣获“中国美丽城市典范”。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3年上半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7.25%。坚持将阶段性治理举措和长远性治理机制相结合,将练江整治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生态环境改善和群众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练江整治“2.0版本”深入推进,被生态环境部推选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全国9个城市之一。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汕头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优先方向,近三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均超70%,而且做到只增不减,年均增长超过10%,有效兜实兜牢“三保”底线。持续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推动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管道燃气、实施供水系统提压改造,全面实施“汕头呼援通”居家养老紧急援助服务。稳步提高教育医疗服务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市三甲医院增至6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因地制宜整治22个城中村,城中村整体面貌和文明秩序稳步提升。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实施创建平安幸福汕头“六大工程”,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有事好商量”等协商平台,巩固完善“红袖章”、“慈善+社工+志愿者”等服务模式,探索形成一批富有汕头特色的“枫桥式”工作法。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大幅下降,呈现出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态势。
殷殷嘱托,谨记于心,笃之于行。接下来,汕头将继续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埋头苦干、奋勇前行,以“杀出一条血路”的魄力、坚如磐石的毅力、只争朝夕的劲头,进一步夯实基础、激发动能、凝聚力量,奋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以汕头实践展开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演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汕头力量。
信息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濠江热文
● 双节假期“濠”精彩!濠江文旅体活动精彩纷呈!
● “山海相约·筑梦濠江”推介发布会在深举行● 假期后半段天气如何?5日起汕头有明显风雨● 中秋之夜,“盛世弦诗 月满濠江”潮汕民间弦诗乐大赛赛果出炉● 探寻潮汕·发现濠江丨营盘山探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