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由自然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汕头市举行。海洋日是自然资源领域普及海洋知识、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的权威宣教平台,也是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四大主题日活动之一。
当前,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成效显著,海洋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05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8万亿元,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9%,拉动地区经济增长0.74个百分点。海洋,已经成为广东稳住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其中,汕头依海而立、向海而兴,素有“百载商埠”的美誉,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和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近年来,汕头在自然资源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与支持下,发挥海洋资源禀赋特色,重点关注、保护与修复海洋生态,培育壮大海上风电、海洋旅游、水产养殖等特色海洋经济,在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实施“向大海要森林”计划
炎炎夏日,沿着汕头市澄海区东北部的义丰溪顺流而下,一直到入海口,两岸遍布着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无数候鸟在林间栖息、觅食。手掌一拍便有鸟群闻声而动,在开满野花的湿地上空飞过,令人不禁联想到课文里描绘的“鸟的天堂”。
这里是义丰溪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所在地,是汕头市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的先行点和突破口,入选“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红树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上,包括义丰溪河口在内的汕头近海和海岸湿地曾有大片的红树林分布,但由于围海造田、滩涂养殖等人为影响,红树林和湿地受破坏严重。”项目负责人肖龙涌说。随后汕头开始实施“向大海要森林”计划,义丰溪河口通过人工种植和自然扩散,红树林面积接近2000亩,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在河口的红树林栖息,成为鸟类的天堂。
即便如此,当时的义丰溪河口仍然存在海洋垃圾污染、部分水系不通、人工岸线比例高、红树林种类单一等问题。经过全面分析与调研后,汕头响应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生态修复的号召,于2020年开启了义丰溪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
通过清除海上垃圾以及外来入侵植物,成功改善了当地水环境质量。同时,通过退塘还湿、人工种植红树林等方式恢复滨海湿地,加强对桐花树、秋茄等乡土红树种的保护,有效提升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我们还加强了候鸟迁徙廊道的维护,为候鸟提供觅食与停歇的地方。”肖龙涌指出,项目所在区域也是中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的其中之一,距离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凤屿仅7.8公里,“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是对近海与海岸湿地的生态修复,同样对候鸟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据介绍,义丰溪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6250万元,以开展环境整治、滨海湿地恢复、红树林改造、海堤生态化、湿地景观和生境营造、湿地科普宣教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完成修复自然岸线长度3.6公里,建设生态化海堤9.47公里,营造红树林8.57公顷,修复红树林范围93.47公顷,建设自然教育径道3000米,建设提升亲水观景平台1343平方米。该项目的实施,有效保护了义丰溪近海和海岸湿地,在沿海防护林建设、减轻台风等自然灾害、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取得比较显著的生态效益。
▎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投资巨大
说起海洋,自然离不开南澳。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是人们对南澳评价的关键词。而优美海岛的背后则离不开南澳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生态整治项目——南澳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
南澳县自然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主任赖泽泓介绍说,南澳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是国家海洋局、财政部扶持项目,对南澳岛环岛金澳湾、赤石湾烟墩湾、竹栖肚湾和龙门湾等5个海湾进行修复整治,总投资3.15亿元。
“蓝色海湾修复是一项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赖泽泓告诉记者,项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南澳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目标,尽可能满足民生需求,建设划留停车位、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考虑民安问题,通过海堤建设和加固,在对岸线进行保护的同时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赖泽泓坦言,项目的进行遇到过许多问题,比如土地、林地的权属争议,与现有供电供水设施、通信光缆的冲突等。好在,通过汕头市委、市政府、南澳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相关部门都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
“我们在整治修复龙门湾的时候,因为横跨龙门湾的两条高压架空线路影响,项目进展艰难。为此,县委、县政府筹资2000多万元将横跨龙门湾的两条高压架空线路走廊改为埋地电缆。”赖泽泓说。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项目对岸线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拆除清理;回收了原先在岸线上已出让的土地,阻止房地产开发对岸线的进一步破坏。此外,项目从源头遏制了屡禁不止的偷挖砂行为,受损岸线、沙滩、岩礁、河溪得到及时修复和有效保护。
每一个经过整治的海湾,现如今都成了南澳的热门旅游打卡点。海岸、海域和海岛生态环境整体得到了提升,旅游景观再上新档次,进岛游客人次逐年增加,全县的旅游综合收入连年增加。
“我们曾经在各海湾、海滨路等公共场所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群众对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的满意度较高,选填‘满意’项均超90%,其中金澳湾为最满意湾区。”赖泽泓自豪地说,该项目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综合整治的样本工程,先后入选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立足区位优势 成就风电热土
勒门列岛海域附近,35台海上风机巍然屹立在茫茫大海中央,尽职尽责履行海风变“绿电”的使命。这是汕头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在2021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超10亿度。
同一片海域,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前不久完成单桩基础沉桩施工的收尾工作,计划于2023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预计年均发电量达20亿千瓦时。
而在濠江区的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也于近段时间迎来了目前全球风轮直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的抗台风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并网测试和型式认证测试……
作为全国五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粤东基地的主阵地,汕头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基础条件十分优越。据了解,汕头海域风速达9—10米/秒,海上风电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在3800小时以上,属海上一类风电场。规划场址水深在50米以内,海床稳定,普遍适应风机单桩基础,是广东省内乃至全国投资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海上风电场。
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让汕头成了海上风电的一片热土,吸引了许多头部新能源企业在此落地项目。近年来,汕头立足丰富的风电资源,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依托广澳港打造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同步推进氢能、储能、智慧电气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
濠江区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要素集聚,是汕头发展海上风电的主阵地,4200亩的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坐落于此,目前已落地整机制造、发电机、塔筒、柔直设备、轴承、齿轮箱、叶片等风电产业项目。随着广澳港三期项目动工建设,依托广澳深水良港,园区支撑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也落户在产业园区,该基地可为24兆瓦的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提供认证检测及并网试验等服务,是全国乃至世界单机测试容量最大的陆上试验基地,解决了我国大兆瓦风机研发测试难的问题。
广澳港区风电母港目前也在加快推进规划建设,涵盖3个专业性综合性的2万—5万吨级的海上风电泊位、母港堆场、海工装备制造园区等,满足海上风电施工、建设、产品出运、重件出口等全方位需求,支撑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长远发展。
▎现代化养殖唱响“海洋牧歌”
得益于海洋的生态修复与大力发展,南澳成为今年节假日的旅游热门,本地居民也通过发展民宿、餐饮和其他旅游服务业提高了经济收入。在南澳北回归线广场附近的酒店生活体一条街,一眼望去全是海鲜小馆。到了节假日,家家生意火爆,店里座无虚席。
“海鲜是南澳的招牌,很多游客过来南澳,除了看风景就是尝一尝我们这里的海鲜了。”其中一家店的店主陈晓来告诉记者,这里的海鲜基本都是本地海域打捞上来后直接送到餐馆,中间一般不超过两小时。
海鲜的快速供应,关系到汕头“海洋牧场”的建设。从陈晓来的店到南澳县云澳国家中心渔港,中间仅有半小时车程。随后乘坐渔船,同样半小时便可到达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这是南澳首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其建成投产,让养殖海域从浅海扩大到深远海,养殖水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南澳海水养殖水平就此进入了更高层次。
汕头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萧伟源是最早投身深水网箱养殖的企业家之一。他告诉记者,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具有环保、耐用、抗风浪等显著优势,鱼类游弋空间大、生长快、病害少,体形和肉质也更优质。“我们目前养殖的海洋水产主要有金鲳鱼、油柑鱼、云龙石斑鱼、大西洋鲷等,都是人们喜欢的海鲜,需求量很大。”萧伟源说。
据了解,2022年汕头市水产养殖面积2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7.44万吨,总产值79.79亿元。目前已形成以南澳县、澄海区浅海,韩江、榕江河口区、练江两岸为重点的水产养殖区,在发展近浅海养殖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业。建成海门、云澳两个国家级中心渔港和达濠国家一级渔港,形成相对集中、功能清晰、特色鲜明的渔业经济空间格局,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在之前的节假日,汕头屡次冲上“旅游热搜”,成为人们看海、吃海鲜的热门城市。这背后,离不开汕头持之以恒的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经济发展。
如今,随着海洋日主场活动在汕头顺利举行,汕头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调,进一步优化海洋重大产业布局,推进海上风电产业与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延伸
粤东海域或仅剩13头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渔民心中,中华白海豚更是被视为海洋女神妈祖的化身,为渔民带来幸福吉祥。1997年,中华白海豚被遴选为香港回归祖国的吉祥物。然而,即使是像中华白海豚这样的“海洋精灵”,也因为各种人类活动的不断侵扰,栖息地受到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2017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并支持成立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划定公布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不断加大保护力度。经过各方多年努力,目前我国中华白海豚野外种群数量稳定在5000头左右,栖息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白海豚频频在粤东海域出现。据粤东海域鲸豚保育研究领域研究专家郑锐强博士介绍,粤东海域在最近10年总共发现20头以上的中华白海豚,目前仅剩下最后13头,也可能是粤东海域仅存的13头了。
每只白海豚,郑锐强都给设计了编号及名字。从过去一年的监测情况分析,南澳海域基本是以“亮叔”为首的10头为主,汕头港海域则是以“老二哥”为首的3头为主,两边的成员基本没有变化和流动,说明群内的社会关系比较稳定和紧密。就在今年3月,广东海警局执法艇在潮州市三百门港附近海域发现一群白海豚。郑锐强通过视频辨认,正是常年在南澳海域的这10头白海豚中的部分个体。
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徐诗瑶是一名“95后”,参与白海豚研究已有两年。她坦言,其实之前并不太关心白海豚,因为看过很多关于白海豚保护的新闻,所以理所当然地觉得白海豚也和大熊猫差不多,在保护区里被很好地保护着。直到真正接触到白海豚保护圈子,才知道保护海洋动物远不如保护陆地动物直接。
“海豚是游来游去的,不是划起一片保护地它们就会在里面生活到老,而国内所有白海豚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扭转。”当徐诗瑶得知粤东海域仅剩13头白海豚的时候,诧异的同时也心生愧疚,“连我这种关注了鲸豚保护很多年的人,都不知道粤东海域这个小种群,更何况普通公众了。”对于徐诗瑶来说,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参与保护国家级保护动物,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她表示,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公益性事业,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尽职尽责,更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过去徐诗瑶以为,保护白海豚是研究机构和政府的事,经过深度了解,她意识到这种以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为主导的传统保护方式,恰恰导致了保护行动的不连续和数据壁垒问题的出现。她认为,在白海豚保育中,除了保护区和研究机构的行动,还需要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让更多科学数据来支持白海豚的研究。同时,只有当地渔民意识到白海豚保育的重要性,在经过重要栖息地的时候愿意放慢船只速度、可持续捕捞、妥善处理废弃渔网、不往海里丢垃圾,为白海豚创造更好的栖息环境,才能实现“白海豚生生不息,我们年年有渔”。
“我们愿意给喜欢白海豚、想了解白海豚、了解保护工作的人一个渠道,把科研的大门向公众敞开。”徐诗瑶说,因为曾经她也是在鲸豚保育大门外踮着脚“窥视”的人,现在半个脚踏进来了,她希望多做一些事,让对白海豚保护感兴趣的人也能意识到它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灭绝风险,一起加入白海豚保护中去。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第六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在广东汕头启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汕头大学、南澳县人民政府代表先后致辞,汕头大学和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签署“中华白海豚及栖息地保护合作机制协议”。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让保护中华白海豚的宣传教育更加具有广泛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公众树立海洋生态文明观,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参与中华白海豚保护,为共同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谢嘉龙 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