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走进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只见道路宽阔洁净,居民楼房排列有序,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沿街商铺生意红火……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来到禾皋村,干净整洁的民居和谐安宁,农田里绿油油的麻叶随风摇曳,一派生机盎然。
潮南区五届四次会议通过的潮南区委《关于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打造两英麻叶、井都蔬菜、胪岗脐橙等特色品牌。
地处大南山北麓、潮南区中部的禾皋村,光照充足热量充沛,喜光耐湿热的麻叶是该村的特色农作物,也是潮南区“两英麻叶”的主产地。去年以来,深圳驻两英镇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与禾皋村共同谋划推进麻叶种植加工基地项目建设,从而实现联农带农富农,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新路。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
●引种新品种 育出新希望
禾皋村位于两英镇西北部,旧时称作“横沟”,据传系当初寨前有水沟横贯东西而得名,直到20世纪初改称现名。禾皋村创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全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居住面积约1.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00亩,林地面积3800多亩。
今年75岁的陈锡溪是禾皋村麻叶的种植“老手”。据他回忆,禾皋村食用麻叶种植历史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彼时,有一位在香港务工的村民,别人都称呼他为“陈木工”。有一次,陈木工返回禾皋带回来一袋菜用黄麻籽给陈锡溪栽培,并告知他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黄麻的可食用黄麻。出于好奇,陈锡溪便尝试培植,成功后便扩大种植面积,逐渐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
事实上,在1980年以前,禾皋村分为36个生产队,每支生产队几乎都种植传统黄麻。“生产队时期,由于受种植技术的限制,黄麻一直以传统种植为主。每家每户按照指标种植采收后上缴给队里,队里再按照指标分配尿素等化肥给农户。”陈锡溪说,黄麻种植技术含量低、投入少、产量稳定,是一种主要用来剥取韧皮纤维的农作物,麻皮可以用来织麻布、制麻袋、打绳索等,在那个年代较受青睐。
时间回拨到1980年代初,陈锡溪成功栽种出可食用的菜用黄麻叶首次收成后,他发现这种黄麻的嫩叶富含纤维质及多种维生素,基本无苦味,煮、炒及做汤都可以,味道甘醇鲜美、清香爽口,这在当地也被称为“甜麻”。麻叶还有清热祛湿、凉血止血、散瘀消肿、增强人体抵抗力之功效。随后,陈锡溪扩大种植,越来越多农户参与进来,禾皋村麻叶田也越来越多。
“甜麻的做法很简单,但做好却并不易。”谈及麻叶的炒法,陈锡溪侃侃而谈。他说,采摘下来的新鲜麻叶,要先放锅里用盐水(也有用腌制潮汕咸菜的汁水)汆烫过,然后捞起沥干水分。接着架锅放油,爆香蒜头,倒入麻叶后加入普宁豆酱快速翻炒,一盘锅气十足的炒麻叶即完成。
2003年,经有关部门检测,禾皋村生产的甜麻叶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国家行业标准,同年获得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后来,禾皋麻叶广受青睐,不仅畅销粤东各地,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潮菜馆、大排档也越来越常见,成为潮汕人吃白粥常用的配菜。
●帮扶谋发展 乡村显活力
麻叶从播种到销售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我们虽然累点、多忙一些,但投入不大,收益还可以,比较适合我们老年人在家种植。”陈锡溪这样盘算着。黄麻作为传统产业,农户充分掌握其种植技术,虽然收益不是很高,但对于常年在家的老百姓而言,不失为务农的最佳选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效农业的推广,“农业”二字的含义日益丰富,传统农业产业发生深刻变革。禾皋村党委书记陈镇江显然看到了个中变化。
“2012年起,原有的麻叶种植项目存在经营分散、种植群体趋向老龄化、重产不重销、缺乏引领带动、管理水平低、设备落后、技术标准低等诸多问题,禾皋村麻叶种植逐年减产滑坡。”陈镇江说,面对这一现状,推动麻叶产业化、品牌化是村委干部们一直想干成的大事,也是大势所趋。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2年,在两英镇、禾皋村及工作队的大力推广和帮扶下,两英镇禾皋村麻叶种植加工基地项目实现了“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镇村喜悦的氛围处处可感。该项目总投入共471万元,其中自筹配套村集体资金236万元,深圳对口帮扶专项资金235万元。
工作队队员郑洪育介绍,打造100亩麻叶种植基地和标准加工厂配套冷藏设备,以“公司+经联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由经联社注册公司,通过公司的龙头引领,以基地建设、产品加工为连接纽带,把农户连接起来,实现联农带农富农。
汕头市万禾绿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禾皋村经联社注册的,成立于今年2月28日,目前该公司由村党委副书记陈钦光担任法人代表,村委副主任曾林洪担任监事。
“我们调研后发现,麻叶种植基地日后要走产业化、品牌化新路,成立公司是必要的。”陈钦光说,为给强村富民指出发展方向、指明发展路径,公司接下来谋划成立党支部,不久的未来将以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整合优势资源,抱团共谋发展,真正实现让党旗红起来,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曾林洪曾在国营、民营企业工作过,有着15年的企业管理经验。他表示自己将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技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采取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把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和先进要素导入公司管理,通过一定经济合同契约的形式,把农户连接起来,实现联农带农富农。
●思变探新路 拓宽致富路
崭新的蓝图,激发昂扬干劲;希望的田野,涌动蓬勃生机。3月中旬以来,两英镇禾皋村麻叶种植加工基地项目现场机械声轰鸣,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不停在田间穿梭,开展平整土地、开沟挖渠、修整机耕道等作业。放眼望去,农户陈松洲2亩多的麻叶田里,提前播种的麻叶长势良好,翠绿的叶片迎风招展。
“农村工作烦琐,工作队队员却时时在岗,向我们耐心讲解麻叶种植加工基地项目的利好,让我们感受到切身的实惠和收益。”陈松洲喜上眉梢地说。往年他只是种植、销售新鲜麻叶,如今发展到自己加工熟麻叶,产品销往本地及周边地区,去年收益七万元左右。
“在项目的推动下,禾皋村麻叶从零散种植趋向产业化发展。”周卓钊说。从布局来看,100亩的基地中,70亩种植优质麻叶,30亩建设标准化大棚,并配套建设深水井、蓄水池、排溉渠、泵水站等设施。除此之外,禾皋村统筹整合现有农户种植的400亩蔬菜、麻叶,建设麻叶专业加工生产线及冷藏设备一体化的标准化工厂。
随着禾皋村麻叶种植加工基地项目的建设推进,农户们信心和干劲更足了,项目虽未完工,但越来越多麻农知道,在不久的未来,这100亩基地将惠及更多的农户,带领大家一起奔向致富路。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队还积极与汕头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开展合作,全程参与黄麻(麻叶)团体标准制作过程。经过数个月实地研讨、资料收集和汇编,《菜用黄麻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于2022年9月通过专家审查并发布。该技术规程从菜用黄麻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虫害防治、草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围绕“标准化+基地栽培”模式,推广菜用黄麻的标准化栽培,促进菜用黄麻标准化栽培水平,提升菜用黄麻的经济价值,扩大其上下游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其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是未来农特产品发展的方向之一。”两英镇党委副书记陈烈坚表示,工作队积极寻村情、找问题、谋对策,探索符合两英发展实际的新路子,禾皋村麻叶种植加工基地项目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该基地将引进新技术,采用标准化管理,开展市场化运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禾皋麻叶产业品牌必将叫得响。
【南方+记者】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