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让涉侨文化遗产“活过来”“火起来”

让涉侨文化遗产“活过来”“火起来”

  潮剧在南洋的传播(新加坡潮剧社的海报)
  民国初期潮汕妇女做抽纱

  目前,汕头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名录13个、省级项目名录39个,这是历代潮汕人创造和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藴含着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和潮汕人民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众多的非遗项目中,有不少是涉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民俗等类别。

  ▶▷▶ 民间文学

  歌谣是人们内心真实的反映,是历史的镜子、社会的写照。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歌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谣。潮州歌谣,俗称“歌仔”或“畲歌仔”,流行于汕头、揭阳、潮州、汕尾中部及海外潮人聚居地,2015年被列入第六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属的门类为民间文学。在潮汕歌谣中,有大量作品的题材与过番、移民相关,记录了先人的打拼经历,记录了华侨的家国情怀,记录了侨眷的辛酸无奈。“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收拾包裹过暹罗,来去暹罗牵猪哥。”这是过番的男人;“嫁着过番翁,夜夜守空房,望塌蜘蛛顶,望到天曈昽。”“天边丝丝月爱落,一年等了又一年。”这是留守的女人。这些歌谣传唱于当年的汕头埠,流传至今。

  ▶▷▶ 传统戏剧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国家级非遗。潮剧与华侨(海外移民)素来联系紧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顺风戏”和“番客戏”。旧时,每年九、十月间,乘东北信风,红头船载着出洋谋生的潮汕人下南洋。出发前,各方会集资请潮剧戏班(或纸影戏班)演戏酬神,祈祷航程平安,俗称“顺风戏”。华侨海外发迹后,会回乡建房置业,在乡里演戏酬神并庆贺,俗称演“番客戏”。后来,很多侨商在汕头埠投资兴建剧院,招揽戏班表演潮剧;弹丸之地的小公园周围戏院扎堆,推动了潮剧艺术的发展。当时,比较知名的三大戏院是大观园、大同和大光明。大观园戏院位于国平路,1934年落成营业,戏院舞台宽敞堂皇,有近1400个座位,还有包厢。大观园戏院是汕头当年唯一的专业性戏院,被誉称“潮剧殿堂”,每有新戏,一票难求。大同戏院位于中山公园西北侧,早期是露天的,碰到雨天,观众狼狈不堪,于是,坊间流传有“大同演戏天就知,戏台一搭雨就来”“锣鼓响,雨大点;戏台拆,雨就歇”这些俗语。大光明戏院位于至平路,建于1932年,原名至平戏院,1933年改名“中皇”,抗战胜利后改名“大光明”。大光明戏院楼房门面仿欧美建筑,有座位1100多个,软皮座椅,华丽舒适,当年老辈人开玩笑说:“戏院有架有势,专做给有架有势的人看。”

  ▶▷▶ 传统技艺

  抽纱技艺是潮汕地区民间传统美术技艺,2014年11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据汕头抽纱公司档案史料载,1897年,英国长老会在汕头的福音医院医生兼牧师莱爱力的妻子挪活(又译纳胡德)最先带来抽纱样品哥罗纱、打丁和扎目工种等。起初在锡安礼拜堂(今市西堂)的教会女信徒之间传授、学习,如林赛玉、徐淑英母女和祝婶、徐淑静等二十余人。两三年后,教会组织澄海盐灶和潮阳关埠等地教会女信徒一同学习,从而迅速传播。可以说,汕头埠是抽纱技艺在中国最早的发源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侨资本纷纷在汕头设置洋行及各种抽纱工厂,抽纱工人遍布崎碌一带,使潮汕抽纱在1912-1914年、1936-1941年出现二度兴旺局面。另外,在郊区农村的侨眷家庭里,男人下南洋打工,女人在家抽纱纺织(俗称“做花”“勾通花”),赚钱补贴家用,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那时候,每逢抽纱回收货品、发放工款之日,就是乡村里最旺盛之时,杂货店生意兴隆,构成了一幅侨乡特色的风景。

  汕头是著名侨乡,数百年来,华侨过番谋生,会随身带一些中草药或药丸,以备急病所需。随着南洋华侨华人增多,对各类草药的需求量增多,早年,有水客和行商专门从潮汕地区带中草药或中药丸到东南亚一带销售。因为路途遥远,为了更好保存,确保药丸不变质,还会用蜡纸包装妥当,然后放入密封度较好的铁匣子中,再运输出去。民众和市场的需求,也带动民国时期汕头制药业的发展。1927年,由有“万金油大王”和“报业巨子”之称的侨居缅甸爱国华侨胡文虎建立永安堂制药厂,位于民族路,曾是汕头市第一高楼。制造的四大良药——虎标万金油、虎标头痛粉、虎标八卦丹和虎标清快水,享誉数十个国家。1930年,汕头第一所中医药讲学机构汕头中医药讲习所建立,位于外马路47号,这里培养了不少中医药人才。

  ▶▷▶ 传统民俗

  妈祖是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信俗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

  潮汕濒临南海,潮汕人素有妈祖信仰。妈祖宫遍布潮汕的每个市、县、镇、村,其中数汕头市升平路的“老妈宫”知名度最广,影响最大。老妈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地处港口码头附近,每当新船下水时,船家要到妈祖庙请香回来供奉,因此香客众多。1991年,侨领谢慧如、郑金源等捐款进行修缮。另有厦岭路妈宫,创于明洪武二年(1369),是汕头埠最早见于史书之地。

  旧日,汕头埠各乡村皆有祭拜妈祖的民俗活动。除了平常民众单独或结伴进庙烧香外,大型活动时间是在春节、元宵和“妈生”(农历三月廿三日),各庙均举办游神活动,配以“锣鼓”“执标”“扮景”等队伍,还有雄伟的英歌舞队、动物舞蹈表演队,场面宏大。入夜后,各妈庙前搭建戏台,请潮剧团演戏至深夜,有的还连演数夜,免费供广大乡民欣赏。潮人下南洋后,也把这些习俗带到异域他乡,使妈祖宫成为祈求平安的圣殿、思乡的场所、聚会的中心。

  汕头埠丰富多彩的涉侨文化遗产,是汕头人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凭证,发挥着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海内外潮汕乡亲斩不断的血脉联系与文化认同,成为连接海内外潮汕人的精神纽带。我们要以涉侨非遗项目和非遗产品为依托,致力于传统文化保护、创新与发展,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让更多非遗项目“活过来”“火起来”,唤起海外游子的乡愁,驱动异国他乡的一代代侨贤饮水思源、心系家国,助力汕头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1207112023-04-09 10:02:24:0辛 镛让涉侨文化遗产“活过来”“火起来”1166文化文化http://www.dahuawang.com/shantou/content/202304/09/c120711.htmlnull汕头日报10/enpproperty-->
作者:辛 镛 发表日期:2023年04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相关阅读

【视频】发现汕头非遗魅力,汕头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新媒体单位采风活动 ...

【猛看】非遗魅力看汕头!这些非遗文化你知道吗...

新媒体看新汕头 | 感受非遗之美 领略非遗魅力

大寮嵌瓷 永不褪色

新媒体看汕头 | 走近汕头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