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汕头海中发现一级保护动物



来源| 汕头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

一双红红的小眼睛
两只灵敏的小耳朵
还有一对灰色的前鳍、背鳍和尾鳍
组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海豚
梭子一般矫健的身形往上一跃
在海面留下一段优美的弧线
今天是4月14日
也是世界海豚日

4月12日上午
三头中华白海豚现身汕头市濠江区东湖海域
目前全国仅剩不到5000头
该消息登上了央视新闻客户端



也迅速上了腾讯新闻热榜
引发网络热议!

中华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近岸定居性物种,喜欢生活在水深不超过30米的河口海域,成年个体长2—3.5米,主要以中上层鱼类为食。刚出生的白海豚是深灰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颜色会逐渐变浅并出现斑点。成年的白海豚身上的斑点会逐渐褪去,在活动状态下皮肤呈现淡淡的粉红色。此前,基于背鳍进行个体的照片识别,专家团队确定在粤东海域仅剩下最后13头中华白海豚。


视频中,两头中华白海豚呈粉红色,另外一头带点灰色,它们在碧波中欢快跳跃,尽情嬉戏,曼妙的身姿非常漂亮。视频拍摄者东湖渔民叶永坤介绍说,他此前已多次在这片海域发现中华白海豚。


近几年,海豚似乎成了粤东周边海域的“常客”,许多市民朋友及渔民常常能幸运地发现它们的踪迹,尤其还能发现中华白海豚,“海上大熊猫”现身汕头海域的新闻在网上连连引发热议

据悉,近年来汕头海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现在海洋生物(物种)也越来越丰富,珍稀的白海豚是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这一现象是汕头海洋生态环境向好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听取了广东省海洋渔业发展情况介绍,强调要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围绕海洋事业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近年来,汕头持续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南澳还着力打造蓝色牧场与海洋特别保护区,努力打造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积极营造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的良好氛围。位于南澳的南澎列岛,目前是国内小型鲸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因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南澎列岛保护区被誉为“中国南海典型的海洋生物资源宝库”“中国南海北部活的自然博物馆”,是粤东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

科研团队在南澎列岛周边海域调研。郑康华 摄


同时,汕头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汕头实践,秉承“打造粤东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和美侨乡”建设理念,高标准推进绿美汕头生态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汕头深入推进林长制,大规模开展土地绿化,广泛种植樟树、秋枫、山杜英、中华楠等乡土树种。目前,全市森林面积83万亩,森林覆盖率25.4%、森林蓄积量209.8万立方米,林业资源也不断提质增量,森林碳储备功能、生态功能明显提升。


山与海相拥,人与城共融。如今的汕头,一边是青林碧海、鱼跃浅滩、鸥鹭翔集;一边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近年来,汕头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持续推进打造高颜值“花园城市”。目前汕头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3.29%,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25平方米。


汕头通过对苏埃湾、牛田洋等片区的保护修复,有效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稳步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目前,我市湿地面积8.4万亩,红树林(桐花、秋茄、木榄等)0.43万亩。优良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家园。


当下,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绿美汕头”画卷正在鮀城徐徐展开。广大市民群众感受最深的是,“生活在汕头幸福感满满”——家门口就有公园可以漫步赏花,行走于乡村间处处是景,在湿地内邂逅“神奇精灵”,感知自然的律动……这一切是我市高质量推动绿色生态建设最生动的见证。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和平圈」,搜索「HPQ6699」即可关注,。

相关阅读

主题宣传 | 保护生态环境 护航海洋经济

汕头: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汕头海洋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

强海洋经济 聚蓝色动能!汕头奋力写好“海”文章

海洋经济效益凸显 “蓝色引擎”提质增效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