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亦最阅文明行
今天,将迎来“五一”小长假的尾日。这是三年疫情后全民出行的“极热”小长假。从泰山到黄山,从故宫到外滩,从花城小蛮腰到大唐不夜城,从成都熊猫基地到广州动物园,人们喜悦出行、处处人流涌动,14亿的人口大国,出游热情集中释放。
人多文旅旺,人多亦检视文明行。文明出游,是这个“五一”绕不开的话题。在绝对占主流的文明言行之中,有那么一点“杂音”:某影视基地插队母女咆哮引爆网络、某极火城市卖鸭小哥当街被女网红骚扰、西部某城电动车逆行人行横道……不文明行为现于网端、瞬间上“话题”。这文明之中的“不文明”,被国人抨之,引众人思之。
文明很小,体现在个人的一言一行。文明也很大,是反映一个地区文明素质的重要指标。那么文明是什么?文明出行又该怎么做?
以文明为出行护航
在中国,“文明”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该书中多次出现“天下文明”等描述。唐人孔颖达注解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其意指社会文教昌达、文德彰显而形成的王者修德、民风淳朴、风调雨顺的和谐景象。
在西方,“文明”一词则包含有脱离野蛮的开化之意,后引申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文明有端庄优雅之意。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章,国乃灭亡。”不文明行为虽不至于如管子所说导致国家灭亡,但足以损害一地乃至一国形象,动摇文明之基。如何让文明出行蔚然成风,与解决这组矛盾不谋而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文明出行,需强化治理约束刚性
文明出行需要道德教化,更需要从规则层面上进行约束管理。当不和谐画面出现时,城市管理要给不文明行为立规矩,软硬兼施坚决管住不文明行为。
公安、景区、旅行社等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强协作,加大执法力度,对个别游客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严治。相关部门要用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黑名单”,该曝光的曝光,该惩戒的惩戒,警醒那些不把文明旅游当回事的人,用刚性制度约束,提高其不文明行为成本,倒逼游客形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治理不文明行为非一日之功。强化刚性约束,需相关部门和旅游景区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做好宣传引导,共同浇灌文明向善的嫩芽,让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让文明出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明出行,需强化个体内心自律
文明出行重在行动,美在德行。正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一方面,文明出行是我们对景区的尊重,保护美丽的风景得以延绵传承;另一方面,文明出行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让自身的文明成为假期美丽风景的一部分。
出门在外,我们应把文明装进行囊,做到心中有尺,行有所量。主动在一言一行中体现文明,在小细节上彰显文明素养,积极为自己的言行举止“一键美颜”。对于各种不文明乱象,也要及时给予善意的提醒,敢于亮剑发声。唯有如此,“诗和远方”才会更加美好。
“礼本非一时一事而成,积久复习,渐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备。”持之以恒将自律摆在首位,必有助于砥砺自身,养成文明出行的习惯。
文明出行,需倡导全民共同践行
在广州,每当迎来假期,就会有公安民警、环卫工人和志愿者等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全力服务保障游客,成为另一道城市“最美风景”。
在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志愿者开展文明引导、义务讲解、惠民演出为公共文化场馆助力添彩;在各大景区前,公安交警为游客提供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等保障服务;在街头小巷,环卫工人清运垃圾、冲洗马路用心扮靓城市......点滴奉献,汇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让我们看到文明广州的风貌,让游客感受到“广式服务”的暖意。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当我们陶醉于美景之时,也应尊重各类城市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不做垃圾生产者、麻烦制造者、秩序破坏者,尽最大可能地避免给他们的工作增加负担。文明出行,也是对广大劳动者和旅游目的地的肯定和尊重。
文明出行,是这样的打开方式
文明不在别处,就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每个人的行为细处。那么,文明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可以有哪些?
文明,可以从礼让通行做起。当你我走上斑马线,车辆自觉礼让,一个个井然有序的路口彰显一座城市的文明。
文明,可以从参观游览做起。当你我游览时不再乱涂乱画乱刻,不攀爬触摸文物,一个个“小细节”将汇成“大文明”。
文明,还可以做得更多。尊重民族风俗,尊重其他游客,爱护生态环境,践行垃圾分类,参加志愿者活动......
文明出行,不负春光不负城。文明言行,不损己形又利他人。你我人人皆文明,时时处处皆文明,则吾爱神州如春风涤荡,令人倍感惠风和畅!
来源:广州新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