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877238241050771457
4月7日下午,中法两国元首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的非正式会晤现场,多个潮汕元素亮相。一时间,凤凰单丛茶、潮绣等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潮绣针法多样达200多种
4月8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的潮州汇馆。在这里,记者与潮绣第五代传人、潮绣抽纱博物馆馆长陈泽瑶一边品凤凰单丛茶,一边聊起潮绣和抽纱技艺。
潮州汇馆
陈泽瑶自5岁起就开始学习潮绣,陈家祖辈在潮州从事绣艺,至今已有140年历史,商号“锦源”,后改为“碧丽嘉·锦源”。2013年,适逢广州市将北京路打造成老字号一条街,陈泽瑶自此投奔羊城,在此扎根。
陈泽瑶将该店取名“潮州汇馆”,寓意“汇集潮汕文化之大成”。目前店内有超过300幅藏品,所以就挂了“潮绣抽纱博物馆”的牌子。
潮绣艺术品广东的粤绣(包括广绣、潮州的潮绣)、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和四川的蜀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陈泽瑶自幼喜爱潮汕文化,对潮绣更是有自己的独特认识。
她告诉记者,潮绣针法多样,达200多种,工种技艺千变万化,是刺绣艺术中难度较高的技艺。
潮绣艺术品
“潮绣艺术品呈浮雕状,具有立体感;使用原材料较多,工艺技法以垫高立体为主,艺术风格以浓厚见长,色彩较为浓烈,装饰性强。”陈泽瑶说。2006年5月,潮绣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潮绣抽纱博物馆,记者也看到了不少精美的抽纱艺术品。
抽纱艺术品“抽纱技艺据说发源于法国,由一位女传教士传入中国。这说明了中法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陈泽瑶告诉记者,目前潮绣、抽纱等潮汕工艺艺术品远销海内外,特别是在法国也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繁复
凤凰单丛茶
4月7日,元首茶叙后,产自潮州的凤凰单丛茶,在网上热度高涨。
用木炭起炉焙茶(陈楠/摄)
位于汕头樟林德茂内的品茗居茶庄负责人郑州强,多年来专营单丛茶,且专注于传统炭焙。他告诉记者,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 “天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有人问你“来食茶哇”,就是“现在有空了”,而很多事情的交流与沟通,甚至是谈生意,一杯热茶下肚,就好办多了。
冲茶(陈楠/摄)
郑州强告诉记者,冲泡工夫茶,选茶很重要,例如产于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乌岽村的凤凰单丛茶,就是很多茶客的“心头好”。
民间流传,凤凰鸟曾为南宋帝昺衔茶解渴,后人因此而称它为“宋种”。每年郑州强都要亲自到潮州采茶。由于古茶树产量少,特别是“宋种”。为了能拿到优质的茶叶,他每年都要提前与茶农沟通预订。
凤凰单丛茶制作工艺繁复,起码要经过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每逢将茶叶运回,郑州强就会躲进茶房,用木炭起炉焙茶。屋子弥漫着浓浓的茶香,仿佛岁月也因茶香氤氲,连流逝也变缓了。
潮州工夫茶具
潮州工夫茶泰斗级人物陈香白,也曾拜访茶庄。郑州强与老人家相谈甚欢,加深了他对潮州工夫茶茶道的理解。
郑州强与陈香白郑州强喜爱用红泥火炉煮山泉水泡茶,在潮汕百年侨宅建筑里,与三两邻居好友,喝上几杯工夫茶。茶入口清香回甘,也算得上是一件人生乐事了。
编辑:张梁灿
校对:林俊晓
审核:陈群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