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兰台拾萃│档案里的鮀城记忆(二十八)


建国后的汕头工业——日用化工(二)


潮汕玻璃制造始于清光绪年间,最早是日本籍侨民来汕头埠开设铺号。解放初,汕头市区有6家私营玻璃厂,即广合成、广合茂、广合发、雪益成、合力广记、烈盛,生产形式仍与解放前一样,均靠手工生产。1954年广合成、广合茂、广合发、雪益成合并成为私营汕头市联合玻璃厂。1956年汕头市区的私营联合玻璃厂、合力广记、烈盛等组成公私合营汕头市联合玻璃厂,日产玻璃制品约250公斤。1958年汕头市公私合营玻璃厂改为地方国营厂。





1954年拟建玻璃厂资料



广合发等四家玻璃厂申请合并报告书



1966年后基本实行吹玻璃机械化作业,其产品主要为日用玻璃制品。至1987年底,汕头玻璃厂日用玻璃年产能力3万吨,居全省同行业第二位,主要产品有:250克庄汽水瓶、500克庄罐头瓶以及各种医药、生活日用玻璃瓶等。





1972年汕头玻璃厂技术革新和综合利用情况年报





关于汕头玻璃厂36平方米玻璃熔窑改造项目的批复

注:本文资料来源于汕头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汕头市志》。


下一期:建国后的汕头工业——日用化工(三)
供稿:蔡   颖

编辑:朱   琳

审核:蔡慕娟

终审:黄海燕


相关阅读

汕头市档案馆2024年度档案开放公告

馆藏全宗│中共汕头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委会)

市档案馆机关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会议

汕头、佛山两市档案馆开展业务工作交流

市档案馆成立侨批文化讲师团,注入侨批文化传承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