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总兵因辖围广阔,军务繁忙,难以顾及民事,凡有民事则以闽粤属地分别报闽属诏安县或粤属饶平县处理。举凡生童、户口、租谷、赋税、狱讼、考试等项皆分闽、粤管理。这种两省共管南澳的局面延续到清雍正十年(1732年),诏设南澳海防同知,以文员统一处理南澳民事之后才告一段落。至今,云澳与青澳(包括深澳之一部分)民间仍然流行多含闽语的方言。在深澳总兵府外的贵丁街,仍存一块写着“闽粤交割碑”的碑石,就是南澳分隶两省的历史遗存。查阅古籍或有关金石载体,每每出现“闽粤镇”“粤闽总兵”“潮漳总兵”等不言而喻概指南澳的事物,这应是南澳总兵史上的一大特色。
自明万历三年(1575年)诏设南澳副总兵至1911年清王朝终结的336年之中,计有总兵副总兵被委南澳镇者将近200任。许多国家栋梁、叱咤风云之英雄人物都曾在南澳有过不俗的行迹,如戚继光、郑成功、陈璘、施琅、王得禄、赖恩爵、刘永福、黄标等,都曾在抗侵御侮、保土捍疆等方面功勋卓著而名光汗简。
尽管历史的风云无情地冲刷着这个古代海防重镇,但丰厚的文化积淀借助不朽的载体仍然频发各种信息。如今到被沿称为大衙口的原总兵府署徜徉,仍可感受到斑驳杂陈的历史遗风的熏陶:东侧碑廊中嵌砌着二十多件源自各类不同古建筑收集来的碑记和匾额,透过这些异彩纷呈的碑匾信息,不难想见深澳古镇昔日的繁华;一对硕大的由青麻石精雕而成的石狮,以独特的明代遗风高踞于石座之上,使人认识它的遐龄和宅主高贵的身份;两门清代铁炮——八千斤大炮和六千斤大炮并排被固定在用钢筋水泥筑成的炮座上供游人观览。炮身上凸起的铭文仿佛在述说一百五十多年前那场中国人民为抗击英帝国主义以鸦片对我国“谋财害命”而引发的战争故事。总兵府正门照壁位置重新竖立的“闽粤交界碑”向人们概述了这闽粤古镇因何“两省管、管两省”的本末。 (柯世伦)
来源:汕头文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