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华文教育纵深发展
+
汕头是著名侨乡,海外乡亲众多。广大乡亲根系故土,爱国爱乡,大力支持汕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这是我市最宝贵的侨务资源和人脉资源。开辟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的“汕头路径”,是汕头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的有力举措。在全球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背景下,以互联网赋能,多角度创新的传播侨乡文化的华文教育“汕头路径”正逐步成形,但推进过程中也逐渐显现部分问题。市政协委员杨映红坦言,现有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分散,是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突出短板。对此,她建议,可利用高校优势,构筑华文教育师资资源库,同时发挥本土侨乡优势,打造高层次的华文教育互动平台,开展更宽范围更多层面的侨文化交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支持高等教育做强做特’,我建议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服务职能,发挥其文化引领的职能使命,设置华文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将师资培训进行规范化管理,必将能更好推动华文教育‘汕头路径’的纵深发展,深入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杨映红说。
“汕头要借助丰富的侨务资源,通过深入推进文化引侨工作,以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数字虚拟潮汕家园等重大工程为主要抓手,弘扬中华文化、潮汕文化,讲好侨乡汕头故事,厚植华裔新生代‘根在潮汕’的观念,密切海内外侨界的人文交流活动,密切他们与家乡的情感联系。”市政协委员孙炽新表示,还要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对内推动汕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外展示新时代新汕头的新风采。建议推进实施“留学汕头”计划,策划“全球潮籍青年沙龙”活动,支持侨中、聿怀、二中等华校牵头组建“国际华文学校联盟”,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华文教育模式,设立华文教育基金。
在弘扬华文教育方面,市人大代表沈雪山建议要讲好汕头故事、中国故事,让海外的华侨华人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认同感。为了让我们的侨二代、侨三代把根魂留住,要加强对族谱的收集工作。
以预制菜为纽带助力文化引侨
+
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兴起,潮菜预制菜应是我市食品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作为知名侨乡,汕头的“侨资优势”明显,不仅能够为潮菜预制菜带来资本的助力,更能带来海外销售端的资源。为此,市政协委员刘曦就建议,利用侨乡优势,引导和促进海外潮籍餐饮人投资本土潮菜预制菜企业,带来资金的助力,做强做大本土企业。加强和鼓励海外潮籍餐饮人与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畅通潮菜预制菜的国际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侨字优势,迅速在国际创立、推广潮菜预制菜的高端品牌。同时,将潮菜预制菜的推广与潮汕文化的推广相结合,向海内外展现潮人和潮汕文化的风采。
市政协委员谢财喜同时也是汕头市预制菜产业联合会会长,长期致力于汕头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在他看来,美食是人文的结晶、情感的纽带,是寄托乡愁最好的媒介,因此,他建议规划建设集原料种养、食品加工、物流配送、餐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友好型预制菜产业园,以园区和产业联合会为依托,推动预制菜产业集约发展。同时,要推动预制菜产业围绕本土美食文化加强生产研发和配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品牌打造,突出文化特色,推动要素向商品高质效转化、商品向市场高效率流通、文化对品牌高势能加持。“汕头作为著名侨乡,应通过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带动美食文化提质升级,助推‘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为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添砖加瓦。”谢财喜表示。
积极搭建平台聚侨引侨
+
随着政策优化调整,侨胞出入境将更加便利,市政协港澳委员刘智龙认为,汕头作为重视乡情联结的侨乡,应积极争取让海外侨胞“常回家看看”,再次见证家乡的发展变化,重新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参与到家乡未来的建设之中。“吸引侨资侨力,是汕头作为知名侨乡的先天优势,我建议加强搭建对侨的优惠平台,推出对侨优惠政策、如侨胞和本地乡亲合作可享优惠政策,降低相关税务等;同时加强‘数字化’政务,简化相关手续流程,提供业务海外咨询及代办服务等,并通过多途径释放利好信息。”刘智龙补充说道,可通过举办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为契机,让侨胞有更多信心来汕头投资兴业。
市人大代表蔡佳蓉也表示,要认真筹备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当好主人翁,团结海外侨胞侨领,弘扬侨乡文化,讲好汕头故事。市人大代表王焕敏则认为,基层社区的侨资源对于连接海内外侨胞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着力挖掘利用基层社区的“侨”资源,引侨聚侨,努力汇聚侨胞力量,打造“侨胞之家”,切实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编辑:张梁灿
校对:林俊晓
审核:陈群
来源:汕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