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潮南英歌)属广场情绪舞蹈,是融汇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为一体的民间大型集体舞蹈,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在潮南,英歌舞被认为具有“驱鬼神、镇邪恶、保平安、求福祉”的作用,每逢春节、元宵、游神赛会,各地纷纷组织英歌舞表演,已成为人们节日生活休闲娱乐健身的一种方式。
本期“非遗 · 潮南”将为大家介绍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英歌(潮南英歌)。
英歌(潮南英歌)
英歌(潮南英歌)与潮阳英歌同源异流,是古代傩文化的延续。至明代,它吸收了北方大鼓子秧歌的特色,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艺术。英歌(潮南英歌)融汇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舞姿刚劲雄浑、粗犷奔放,极具阳刚之气。
英歌(潮南英歌)运用潮汕快板英歌对打套式,表演节奏快、鼓点紧,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多变,并融进了南拳的单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因而舞蹈动作特别勇猛威风。
英歌(潮南英歌)使用独有的表演道具——英歌槌,运用典型的横槌打法,以双手(五指)稍松弛地分别握槌,同时从胯部向肩外自下而上交替地作大斜线的横向击槌。在击槌的同时,手腕还作连续的外“8”字旋转的平圆运动。棒法还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
英歌(潮南英歌)不仅是古傩文化的遗存,而且融合了北方大鼓子秧歌舞的特点,对研究潮南古代民间文化以及南北文化的交融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潮南区成田镇的西岐村,其英歌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西岐英歌队于1953年组建,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和创新,西岐英歌从最初的动作简单、套路单一、图形单调向动作复杂、套路多様、图形变化纷繁衍变。
两英镇是汕头市文明镇,文化底蕴深厚。永丰英歌队是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第一支英歌队,属南山武派,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永丰英歌队曾上京赴省参加艺术表演,受到各级领导及多家新闻媒体的肯定和好评。
来源:南方+、区文化馆、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