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华秋实,一路逐梦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高新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记“高”和“新”两大使命,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重点发展5G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突出打造“一集群两个园”,全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新样板。十年间,汕头高新区从3平方公里拓区至30平方公里,集聚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个在孵企业,多个国家、省级科研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2021年,汕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2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同行网络科技公司打造“体教融合学生体育服务平台”,为学生体育运动提供智能化的反馈和指导,近10年间,公司业务从数字体育服务领域发展到智慧体育领域,成为国内首批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体育领域的企业。企业业务水平实现了百万级别到千万级别的提升,年产值跃升50倍左右。
汕头市同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陈岳强
搭建了企业核心“SportsDT”体育大数据平台,我们累积了国内,可能是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还有数据模型最全的一个核心数据库。
同行网络的高速发展,也是汕头高新区过去十年发展的缩影。目前,高新区全区注册企业约有368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72家,上市企业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规上工业企业60家,去年,“汕头高新区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纳入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为全省4个国家级试点之一。为了更好地承载产业发展,高新区启动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这一产业园将立足我市“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打造“粤东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高地”。近日,记者在产业园项目现场看到,项目已经进入装修收尾阶段,部分楼层已开放给企业入驻装修办公。
汕头高新区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负责人 蔡建满
目前,我们已与近10家企业达成签约意向,已与20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已经引入的麦田科技、宝田科技等企业,它对于我们传统企业具有赋能的效应,能够帮助我们企业提升它的生产工艺、制作工艺。
创新型企业是汕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角。在卓联博科技公司会议室里,企业负责人与研发团队正在对近期的几个智能家居产品进行测评。眼前这个与国潮IP联名的第三代扫地机器人,是企业的拳头产品。
广东卓联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 陈宥廷
扫地机器人这几年在中国它的整个行业发展是非常快的,我们一直想在这么多个品牌里面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这款扫地机器人是我们跟“魔鬼猫”就是一个国潮IP做一个联动,就是做IP授权联名的一个延伸品,首先是一个是功能差异化,第二个是外观差异化,自从2017年跟IP联名之后我们的销量还是比较乐观的。
从最初3名大学生的创业团队,发展到如今拥有生活电器、厨房电器、个护电器等系列智能科技家居产品的创新型企业,这正是得益于汕头高新区“孵化器”发挥的作用。这些年来,汕头高新区充分用好创业服务中心这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粤东分中心、粤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科技平台,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在孵化器以及研发机构的培育下,许多像卓联博这样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汕头高新区产业与科技服务中心主任 王绵和
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要把好的企业引进来,把企业培育好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这个孵化器为我们企业提供一个优质、高层次、有技术含量的创业服务。现在有一些是达到了规模上的企业,有一些是达到了瞪羚企业。
汕头高新区设立于1992年,2017年升级为粤东首家国家级高新区,2018年,高新区面积从3平方公里拓展到30平方公里。空间拓展与产业升级,让高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红日当空照,正是奋进时。去年以来,汕头高新区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加快谋划高新区东、西片区和六合产业园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用好《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抓好招商引资,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汕头高新区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负责人 蔡建满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去年出台的《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为落户企业打造一个法治、稳定、公平、可发展的市场环境,科技创新25条,人才引进12条,金融科技贷11条,瞪羚企业认定等政策措施,更是有效化解园区企业在高新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的难点堵点。
来源:汕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