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濠江又有6项目入选!一定有你念念不忘的…

近日,市政府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濠江区共有6个项目成功入选!分别是“河浦旱龙舟舞”“濠江飨糖制作技艺”“达濠青糖素饼制作技艺”“沙浦酥糖制作技艺”“汕头橄榄酒酿制技艺”“姜薯桃制作技艺”。

至此,濠江区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已达16项,其中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3项。
▌河浦旱龙舟舞旱龙舟舞起源于水上龙舟,是在陆地上模仿水上龙舟竞渡的一种行为艺术活动,属群体性民间广场舞。在古籍《太平广记》和《明皇杂录》中都有关“旱船”“旱龙船”的记载。濠江区河浦街道的旱龙舟舞盛行于晚清年间,先由岁贡生陈锦江主持创建,至今有百余年,并在早年传至潮阳、普宁及海陆丰一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度中断。


河浦旱龙舟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二艘组成,每艘全身长13米。男龙舟绿色,女龙舟红色,队员为古装武生装扮,服饰颜色与龙舟颜色一样。每艘龙舟各30人。表演时在锣鼓声伴奏下,蜿蜒起伏,左右扭摆,时而在水面飘游嬉戏,时而如在波涛中追波逐浪。要求队员步调一致,动作协调,锣鼓声声、载歌载舞、气势恢宏,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1975年,旱龙舟舞在濠江区河南小学恢复。由河浦旱龙舟舞传承人陈锡南、陈基胜等老师任教练,在学校四、五年级学生中选拔训练队员。40多年来,旱龙舟舞在该校师生的努力传承下,河浦民间传统舞蹈重焕异彩。
▌濠江飨糖制作技艺
飨糖是中华食糖制品之一,民间又称响糖、糖塔、糖心等等,是潮汕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石蜜》篇中记载:“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后汉书》注所谓猊餹是也。”可见飨糖的制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传承。



濠江飨糖以白砂糖为原料,制作所用的印模均由优质香樟木为材料雕刻,雕刻图案分为2至10余瓣拼接、箍圈而成。其中有塔模、狮模、花模、桃模等吉祥模型。制作技艺由白砂糖挑选、浸泡印模、熬煮糖浆、糖浆灌注、开模取糖等工序组成。其中熬煮糖浆、糖浆灌注、开模取糖为该技艺的关键环节。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清道光年间,濠江人陈襫农创办“陈创胜”商号以贩糖为业,至咸丰四年得到飨糖制作技艺,并由他的子孙相袭至今已160多年。陈明来是“陈创胜”第七代传人,从事该技艺二十年,一直坚守着祖传技艺,维护了“陈创胜”食品老字号的信誉。其制作的飨糖工艺精细,晶莹洁白,造型精美,在濠江及周边声名远播。
▌达濠青糖素饼制作技艺
达濠“青糖饼”是由花生、芝麻、白糖、面粉及植物金不换、荖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饼食,其制作技艺在濠江流传已久,并传播至相邻的区县。



由濠江区茂发号饼食品店制作的青糖素饼,则以“素”为特色。其技艺由达濠人李振成于1919年首创,传承三代人至今已达百年。

达濠“青糖素饼”制作技艺主要由选料、制馅、制作面料、锤制成饼、烘烤和包装等7道工序构成。其产品因芳香浓郁、低糖低脂、耐于存放的特点,成为濠江区著名特产之一。

达濠人逢年过节祭祖拜神之风甚盛,供品的选择颇有讲究。而青糖素饼以“素”出名,无论贡佛、拜妈祖和中秋节“拜月娘”都特别合适。由于技艺传承悠久、饼食香甜可口、产品声名远播,是濠江人馈赠亲友的手信之一,成为联结乡谊、传播乡愁记忆的载体。该技艺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历史性和潮汕美食特点,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及潮汕美食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李腾炎是达濠“青糖素饼”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从艺20余年坚守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中对食材配方进行改良和技艺的创新,生产出低糖低脂、口感更佳的青糖素饼,赢得消费者好评。为保护和传承技艺,近年来,他扩大生产场所,吸纳青年人就业,开展技艺培训传授。同时,通过媒体宣传推介和网络销售,提升青糖素饼的市场影响力和销售,致力于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
▌沙浦酥糖制作技艺
酥糖是中华特色的传统名点之一,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汕头市的沙浦酥糖以酥而不脆、甜而不腻,风味独特闻名遐迩。其制作技艺由汕头市濠江区珠浦村“黄源盛饼店”的黄氏先祖诚斋公,于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始创,传承至今已八代230余年。



沙浦酥糖以优质花生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用海沙炒制花生,去膜、胚芽。白糖、猪油、香葱熬煮成糖浆后,与花生翻炒,擀平、压实、切块,放入陶缸内密封存放一周后方可食用。整套技艺用料考究,操作繁琐、工艺细腻。沙浦酥糖成为当地人逢年过节,祭拜祖先的供品、馈赠海外亲友手信的首选,也是潮汕人品味功夫茶时最佳的点心搭配。许多老人包括海外潮人至今仍保留着沙浦酥糖的舌尖记忆。



两百多年来,“黄源盛饼店”的历代传人始终如一的坚守着祖传技艺。其鲜明的地方性、独特性和传承的历时性,对研究濠江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以及酥糖的营养价值均有重要的意义。



黄邦辉是沙浦酥糖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从事该技艺已三十多年,严守祖训,坚持原生态制作技艺,维护了“黄源盛”名牌信誉。1992年,黄邦辉获得“汕头市先进个体劳动者”称号;2009年,沙浦酥糖获“广东岭南特色食品”证书。为保护和传承祖传技艺,近年来,他积极采用措施,培养新一代的技艺传人,使古老的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汕头橄榄酒酿制技艺
橄榄酒酿制技艺是潮汕民间泡制果酒的技艺之一。

潮汕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与温带的交界处,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特别适合亚热带果树的生长。民间用鲜果酿造果酒的习俗自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袭。其中,橄榄酒是众多果酒中最具潮汕酒文化特色的品种。它的酿制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社会的研究价值。



橄榄是潮汕冬春季节收获的果实,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橄榄性平味甘,有生津止渴、治喉痛、止泻解毒等功效。宋代苏东坡对橄榄的钟爱,曾留下《咏橄榄》的七绝赞美诗。

潮汕民间浸泡橄榄酒有多种方法,或整颗浸泡,或剁成两半,或用石臼砸破。盛入陶缸,加白糖,用米酒没顶,密封四个月后饮用,具有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可谓潮汕人对酒文化的创造。



汕头市濠江区瑞利酿酒厂的创办者陈荣城,是清末普宁县燎原光南村“瑞利”酒坊的第四代传人。由他监制的橄榄酒,在综合潮汕民间“浸泡加工成酒”基础上,将橄榄切成细末,根据中医药的配方原则,加入余甘子和山楂鲜果,通过糖化发酵工艺,用该厂窖藏一年以上的米酒,在陶缸里浸泡120天后,经过滤、理化检验合格才装瓶出品。从米酒的酿造到橄榄酒浸提;从采用的纯天然的水,到古法制作的酒曲,体现了该技艺的传统性和完整性。使酿造出来的橄榄酒,具有酒体晶莹光亮、色如琥珀,味醇甘美的特点,特别适合现代人讲求的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2015年被评定为汕头市第一批“放心酒”。
▌姜薯桃制作技艺
姜薯系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藤本植物,盛产于广东粤东潮阳、惠来、濠江等地。每年冬春收获。煮出来的汤粘稠,入口滑,味甘香,潮人常用于煮成甜汤,或制作小吃美点。汕头市濠江区金晶合酒楼制作的“姜薯桃”久负盛名,2003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



姜薯桃的制作经选用优质姜薯、洗净去皮、蒸煮碾压、揉制食材、包上馅料捏成粿桃、速冻保鲜6道工序。其中,揉搓姜薯茸泥、速冻的冷度和蒸煮的温度是该技艺的关键。食用时装盘再蒸15分钟左右,再淋上糖浆即可。濠江自古就有使用姜薯制作甜品的习俗,是冬春时节餐桌上的佳品。用姜薯蒸煮后制作成“桃子”形状的点心,也由来已久。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达濠人梁幼晶,在达埠许氏生祠旁开设“晶合号”食肆。其制作的姜薯桃,清甜香爽、入口绵滑、风味独特,备受达濠食客的喜爱。“姜薯桃”的制作技艺由梁氏家族五代相传,至今已历时130年,成为濠江区独特的点心美食之一。濠江人办喜宴、寿宴的最后一道甜食必用“姜薯桃”,以图吉祥、美满的好意头。“姜薯桃”的制作技艺具有独特的地方民俗特色,对研究濠江区的人文历史、民间食俗和姜薯的营养成分都有一定的价值。
信息来源: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化馆

   濠江热文

●  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港城融合示范区”目标在前!
●  关于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的通告●  “濠”好玩!中国旅游日,快来“云”游濠江→●  广而告之:很危险!请远离!区委平安办再次发出警示提醒!●  南滨社区成立啦!居委会临时办公点就设在…



相关阅读

在濠江录制!今晚21:10,“家己人”将亮相广东卫视非遗中秋晚会

今天,濠江中海未来学校迎来首批新生

​“文明濠江 多彩非遗” | 2024年濠江区“五一”文化集市正式启动!

青春濠江·奋进争先丨万村篮球赛濠江火热开赛

祝贺!濠江18人获评“2023年汕头市青少年好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