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的青溪文化广场风景宜人。涂英鹏 摄
空港经济区揭阳炮台镇青溪村东倚桑浦山,西南濒临榕江,北靠国道206线,水陆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青溪村是革命老区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25年,广东省农会特派员彭名芳奉命到潮汕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秋,在沟口村成立的揭阳县第二区农民协会迁至青溪村明经公祠办公,先后印发《犁头周报》、开办农民夜校、组织成立赤卫队等,奠定青溪村农民革命基础。1927年初,青溪村农民组织农会,吴启青任主席,吴锦钳、吴郑有、吴木英负责有关工作。在抗日斗争中,作为炮台镇抗日前沿阵地的青溪村成立了“自卫敢死队”,同时配备后备队,在青溪村吴氏宗祠设立前线指挥部,陶淑轩后园为联络站,誓死同日军做顽强斗争,为保卫炮台镇大后方赢得了时间,立下了功劳。
90余载过去了,昔日硝烟弥漫的岁月早已远去,但红色基因的传承在这里却一直延续着,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让历经沧桑的青溪村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
完善生活垃圾治理提升村容村貌
驱车进入青溪村,只见村道干净宽阔,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矗立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干净、整齐,青溪公园和青溪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憩娱乐的好去处,村里党建宣传文化氛围浓厚……历史之“红”与生态之“绿”交织,让这个革命老区村焕发出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农民富裕,这都是大家的美好愿景,但最基础的,还是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优美的环境是农村发展的最大倚仗。”在吴木英的孙子、青溪村党委副书记吴锡华看来,青溪村的蜕变归功于人居环境整治。“要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首先要把环境卫生搞好,而这恰恰也是乡村建设的难点。”吴锡华说,随着农村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垃圾污染、垃圾回收处理成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大难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青溪村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突破口,通过解决生活垃圾问题,实现村容村貌质的飞跃。
在青溪村占地1000多平方米、日垃圾处理量达8吨的微型垃圾处理站,记者看到,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器正开足马力处理经过简单分拣后的生活垃圾。与传统的垃圾处理站不同,该处理站内干净整洁,设备运行无噪音、无烟尘,绿色环保。青溪村微型垃圾处理站的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裸露污染环境和垃圾转运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与此同时,青溪村成立了一支保洁队伍,负责定时清运全村垃圾,通过综合施策,着力破解“垃圾围村”难题,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凝聚乡贤力量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青溪公园里,凉亭连着步行道,绿树成阴绕池塘,绿植、花草迎风拂动,淡淡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青溪公园是由原先的垃圾场和边角地经过处理、合理规划设计改造而成,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投资480多万元,主体部分包括戏台、球场、中心广场、步行道、凉亭、池塘,配套园林绿化、江畔观景台及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一批体育健身活动设施,形成水中有园、园中有水的特色景观,并在园内打造景观绿化,增加绿化植物种植,丰富景观植物层次,供群众休闲娱乐、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如今公园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黑灯瞎火的沙土路变成灯火明亮的大路,垃圾场变成公园,每天早晚都有人在跳广场舞。现在村子漂亮了,我们的生活也好多啦!”这番朴实的感慨,来自青溪村村民吴界受,他是青溪村点点滴滴变化的有力见证者。除了青溪公园,近年来青溪村还建成了青溪文化广场、青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建设美丽青溪过程中,乡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青溪公园和文化广场、改建青溪小学、慰问困难户……青溪村众多乡贤致富不忘桑梓,热心公益,慈德善举在村里广为传颂,汇聚成一股发展的正能量在村里不断地传递,也激励着每个青溪人为建设美丽家园添砖加瓦。
如今,美丽乡村建设让青溪村这个革命老区村焕发出活力与青春,让这块红色的沃土处处散发出文明的气息。
因地制宜谋发展激活农村经济
安居乐业,“居”和“业”缺一不可。改革开放前,青溪村作为一个纯农村庄,村民以种植蔬菜瓜果为生,当年还流传着“青溪出名卖菜崽”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风吹至青溪村,村民结合当地特点,依托资源优势,开始寻求改善生活之路。由于石材开采加工的科技含量低、资金投入少,便有村民将开采的石材加工成石板售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青溪村原有技术含量低的人工开采和加工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青溪村党委副书记吴杰群介绍,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青溪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扬革命老区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青溪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目前,青溪村以加工石材为主的企业有20余家,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以前一家一户单干的“小打小闹”局面,使该村的石材产业朝着做大、做强方向发展。石材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该村其他产业发展,村里的饭店、汽修等相关服务业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有效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就业难题。
“接下来我们将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强对革命旧址的保护修缮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革命旧址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吴杰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