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汕头市文化馆 | 你难以想象的前世今生(上)


1983年12月,由汕头地区群众艺术馆和汕头市文化馆合并而成的汕头市文化馆正式成立。这是一座汕头市人民政府专门设立于从事辅导、指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培训业务骨干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假设我们从汕头市文化馆成立的这一天开始往回数,那么距离外马路149号这一座建筑的再一次更迭就已经过去了158年。

是不是很难想象?原来汕头市文化馆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



但事实上,百载商埠,斗转星移。在汕头,见证数百载动荡兴衰历史的建筑物有很多,诸如老邮局、永平酒楼、百货大厦……等,我们都耳熟能详。但就是很少人知道,在这段沉重的浮沉岁月当中,汕头市文化馆也曾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落地便是忍辱负重的开始

德国驻汕头领事馆



据相关资料记载,汕头市文化馆最原先初始,为德国领事馆旧址。



△德国政府于一八七三年在汕头设立领事馆,该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后正式关闭,图示位于崎碌的领事馆原址。一九○○年代明信片,汕头美璋照相印制。现已毁。该址约在外马路原市图书馆附近,即市政府对面

1860年,汕头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中被迫开放,开启了这座城市成为百载商埠新征程的序章。

德意志帝国,又称德意志第二帝国,位于欧洲中部,是德国历史上的君主制国家。1864年到1870年间,普鲁士王国先后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三次战役,完成德意志统一。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式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至此德意志帝国诞生。

1873年,德意志帝国据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大清国普鲁士王国通商天津条约》第四款和第六款规定,汕头对普鲁士(欧洲德意志历史地名)及德意志通商税务公会各国开埠,并同意设置领事员,德意志帝国驻汕头副领事馆正式宣布开馆办公,馆址就设于崎碌海边(今汕头市区外马路)。



△1915年汕头地图中的德国驻汕头领事馆主楼和德国邮局(来源日本铁道院编《AN OFFICIAL GUIDE:TO EASTERN ASIA VOL. IV CHINA》大正四年三月卅一日印制)



△原德国驻汕头领事馆馆前填海土地边界图及领事馆范围专用码头(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汕头交涉员及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

而当时德意志帝国驻汕头副领事馆的建筑设计,也相当具备那个年代的欧洲建筑风格。其中一层为红瓦落地大窗建筑,带有三个外向型阳台,并建立前后花园,门房和网球场。领事馆门前还有与英国太古洋行宿舍区共享的码头。



△来源:祥瑞文化 | 1913 年德国驻汕头领事馆正立面围墙门卫(1913 年 1 月 10 日中国汕头寄往国内德国驻汕头领事馆彩色风景明信片)

1900年,德意志帝国驻汕头副领事馆升为正式领事馆,但关于这座领事馆的历史还有很多。

比如,为向当时的清政府展示德国军事实力,欧洲皇室成员——海因里希亲王曾奉其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皇的命令亲访德国驻汕领事馆,并于次日上午离开汕头。



比如,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中德宣告断交。德意志帝国驻汕头领事馆也正式宣布闭馆,外马路149号建筑的第一代主人终得落幕。

但就在一年后(即1918 年1月) ,德国商船一水手落水,澄海县政府紧急救助商船落水的德国水手,并妥善安排救治。但由于此时正逢中国与德国断绝外交期间,中国内河禁止德国船只通行,汕头澄海县便在汕头地区内妥善安置水手的日常起居,并与交涉员向外交部总长提出要求妥善保护非交战人员。该事件促成当年8月宣战后,民国政府则立即废除了所有与德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和合同以及德国与奥匈帝国两国在华享有的领事裁判权,并迅速颁发了《处置敌国人民条规》《保护敌国人民出境办法》《俘虏收容所规则》,最大限度从人道主义出发,保护德国居民在汕头居住权。



△来源:祥瑞文化 | 1918年1月汕头救助德国落水的水手事件报告(北洋政府外交部欧洲战争敌国杂事处理档案)



再度遭逢沦陷



1939年6月21日,汕头沦陷。日本军烧杀抢掠,对汕头及手无寸铁的民众进行了大量恶劣的侵占行动。也是在两年后,日本军便将外马路149号的房屋全部拆除,把德意志帝国驻汕头领事馆改建为日本神社。从现能查到的资料来看,当年改造后的日本神社,十分具备当时的日本园林式建筑风格。



△日本将德国驻汕头领事馆原址改为汕头日本神社 | 韩志光摄

而后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全面撤退,带走社内一切物件,只留下了这座由原本法式建筑改建而成的日本园林式建筑。



△位于外马路的汕头市图书馆旧址。图书馆原馆址的主体建筑为战时日军在汕头所建的一座神社(神社早已被拆除)。约一九五○年代照片。

同年,汕头市图书馆复办,并与1946年期间,将汕头市图书馆馆址迁移至外马路149号(即原日本神社所在地)。而后1955年,市政府批准市图书馆独立建制,将地处外马路149号原神社所在地划为馆址,一年后图书馆正式开放。

随后的1965年,图书馆馆址再次迁往福平路原正始中学。此后,先后有多家单位入驻外马路149号。

直到1977年,图书馆再次迁回外马路原址,并在不久后,于神社背后的西侧建起了一幢面积不大的两层楼,作为外借处和办公楼。之后,外马路149号第三任主人正式落地,开始漫长的驻扎历史。

据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该处法式建筑风格的主楼也未改建,与它隔路相对的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广场,广场偏西片中间还有一座原先可以喷水的小景盘,北端曾有有过一座独特的庭园和建筑,院中的主建筑是一座东洋格调的数进庙宇。



△洪浩  |  拍摄于1990年代汕头市图书馆始建于1921年3月,初名汕头市立通俗图书馆,先后更名为汕头市立图书馆、汕头市中正图书馆、汕头市工农兵文化服务站图书馆、汕头市图书馆。并于2006年迁址到长平路的林百欣广场。图为外马路老图书馆,现为汕头市文化馆

至此,有关于外马路149号建筑

轰轰烈烈,历经三任主人的历史

就暂时告一段落

那么汕头市图书馆是什么时候搬迁

致使外马路149号变身为现汕头市文化馆

现在的汕头市文化馆又是如何的呢?

下一期,我们继续为大家揭晓答案~!

OPEN汕头市文化馆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7:00

法定节假日为 9:00—17:30(周一闭馆)

资料参考:

*近代外国驻汕头领事馆及领事考--《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小公园的前世今生系列丛书-看领事馆·洋行

*《汕头埠旧影故事》

* 公众号:祥瑞文化( 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汕头市老埠小公园文化交流中心、汕头市祥瑞天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汕头日报及网络,感谢辛苦整理,文章仅做分享之用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春未尽,夏初临,五一不来汕头怎么行?

央视新闻聚焦汕头纺织服装产业的“换”新之路

汕头市文化综合执法部门持续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

约会一夏·玩美汕头 |网易云音乐十周年音乐节即将火爆开唱,这份攻略请收好!

栾花盛开 秋意渐浓!汕头这里,美成一幅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