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 —— 潮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汕头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艺术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曾留下过不少璀璨的文化艺术。正值今年多项国际赛事接连举办,汕头亚青会的脚步也愈发接近,今天不如就让我们走近传统文化,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剧”的云展示之旅吧!

一国家级非遗项目 —— 潮剧

01潮剧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潮剧》(汕头市)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明代,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现有古装戏、现代戏剧目四千多个,唱腔曲牌、锣鼓牌子、配乐弦诗两千多首。潮剧表演分为生、旦、丑、净四大行当。演唱用真声柔婉清丽。唱腔以曲牌联缀兼板式变化伴乐清越柔美,锣鼓调音和谐。

建国后,以姚璇秋为代表的一批潮剧表演艺术家开创了潮剧繁荣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生产了《陈太爷选婿》、《葫芦庙》《东吴郡主》等一大批优秀创新剧目,获得多种国家级奖项,培育了一批潮剧新秀和国家级“梅花奖”演员。



02唱腔


潮剧声腔以南曲为主体兼有北曲,早期为曲牌联缀体,吸收青阳腔以后衍变为曲牌滚唱体。清代中叶,向板腔体剧种学习,创作板腔体唱腔,并形成套板式。从20世纪30年代起,潮剧唱腔体制发展为曲牌、板腔混合的唱腔体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03艺术特征


语言注重本色,又具文采,富有地方特色唱腔轻婉,抒情优美。演唱用真声有帮声生旦表演轻歌曼舞,轻巧灵活。

丑行分工细密,表演丰富声腔曲牌丰富,舞台美术具有民间工艺特色和乡土特色。
04分布地区


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为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流布于广东东部,包括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等所属的各区(县)、镇、村;福建省南部,包括平和县、东山县、诏安统县、云霄县等及其所属的30多个街道和乡村;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泰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1970年以后随着华侨、华裔的足迹传播到欧洲的法国和英国、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澳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一代表性传承人



姚璇秋,汉族,1935年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姚璇秋主攻旦行,曾师从杨其国、陆金龙、黄密等潮剧名艺人,掌握了扎实的表演技法,其唱工功底深厚、优美流畅,表演严谨典雅、抒情缠绵。在5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姚璇秋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古代、当代女性形象,在海内外潮剧流布区拥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有《苏六娘》《陈三五娘》《辞郎洲》等。



方展荣,汉族,1948年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演员。方展荣长期在广东省潮剧院从艺,专攻丑行,师承潮剧名家陈大筐、杨其国、杨江全等,戏路宽广,尤其擅长运用服饰、道具、舞台调度等表演手段,娴熟地使用潮丑扇子功、椅子功、梯功等戏曲表演技巧,将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老丑、武丑、女丑等各种丑行门类均能得心应手。代表作有《柴房会》《闹钗》等。

2022精彩回顾



传统艺术文化的璀璨与绚丽

数之不尽,道之不觉

今天是否有为你的“潮剧”认知

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

一起走进汕头那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展厅云链接


相关阅读

春未尽,夏初临,五一不来汕头怎么行?

央视新闻聚焦汕头纺织服装产业的“换”新之路

汕头市文化综合执法部门持续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

约会一夏·玩美汕头 |网易云音乐十周年音乐节即将火爆开唱,这份攻略请收好!

栾花盛开 秋意渐浓!汕头这里,美成一幅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