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汕头日报实现潮南区村居全覆盖

  “多订报多读报,市场信息早知道。我们种植荔枝的技术与市场行情都能及时了解。”这是潮南区雷岭镇农民的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潮南区农户对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订报读报在潮南区成为一种风尚。今年,潮南区委宣传部多方筹集资金,在往年的订阅数基础上增订232份《汕头日报》分发至全区每一个村(社区),让《汕头日报》根植于村民院落和社区居民群众中,使社区广大居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倾听党的声音,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与数字报纸比,报纸的“有形”让人感到真实、亲切,读报者不仅可以批注做记号,还可以组织学习、相互传阅或及时收藏。潮南区峡山街道大宅村书记郑坚宏向记者表示,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以及致富信息、新产品、新技术等涉农信息,主要是通过报刊等媒体传递给农民。有时,一则消息就能给农民带来一份收获、一份财富,使农民获得可喜的效益。特别是近几年,《汕头日报》刊登的各种信息量大增,以其鲜明的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和贴近性,已成为广大社区村民的良师益友,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农民朋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确很需要这些报刊来导航。区委宣传部增订《汕头日报》分发至全区各村居,丰富基层百姓的文化生活,村民们无一不说福利虽小却很暖人心。”郑坚宏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潮南区以加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实施普惠型文化工程为着力点,倾力投入,狠抓建设,急赶直追,文化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区现有村(社区)文化室232个,小型休闲文体公园一大批。2014年全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892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 1.2 平方米,基本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同时该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免费送电影下乡2004场次,连续两年开展11场“梦启潮南”送戏下乡文艺演出,配套完善“农家书屋”167个、镇级综合文化站11个,提高基层文化阵地的服务水平。此外,该区还启动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结束建区以来无文化场馆的历史。在全区机关、企业、乡村、学校举办潮南区道德大讲堂15场,实现各镇(街)全覆盖,打造潮南道德教育样本。连续举办10届农民读书节,让农民读书在农村蔚然成风。潮南区还创设潮南区文艺创作专项扶持资金,今年该区积极响应上级“结对子 种文化”文艺项目帮扶活动,确定12个帮扶项目,积极开展了文化惠民专场演出、培训指导、举办座谈会、文艺进校园等多形式结对帮扶活动。

相关阅读

一张1982年的《汕头日报》,牵出一段乡情故事……

《汕头日报》刊发温湛滨署名文章:铭记殷殷嘱托 扛牢职责使命 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喜事登报火了!汕头日报也来为您“报喜”

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接受《汕头日报》专访时这样说......

汕头日报读者旅游俱乐部3月26日新推“不一样的厦门”主题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