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潮南守艺人】整整40多年,他花尽心思只做这件事...

看“潮南在线” 听潮南声音





╱石臼╱

在小时候的记忆中,每逢时年八节,奶奶就会做粿。我就会屁颠屁颠地跟着她的跑前跑后,跑进跑出。在准备粿品材料的时候,奶奶总会叫我去后厅的神桌橱搬一个冰凉又厚重的“石玩意”,这是我对它,最初也唯一的记忆……




石臼,也叫石椿,是人类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的生产工具。石臼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现潮汕的许多农村地区,仍有很多人家在使用,譬如做红粿时用它捣花生、腌制橄榄散时用它捣南姜等等……








后坪村地处大南山东部,东南与惠来县接壤,西面与沙陂村及雷岭镇毗邻,东北连千山村,北面靠近大龙溪一级水库。山地面积5500亩,人口1878人,265户,是山区村,也是“二战”时期革命老区村。

该村能工巧匠颇多,山地盛产油麻石,用该石做成的石臼石色涤绿,造型多样,其臼身、臼耳、臼脚等经雕琢并在外壁饰以花纹、磨滑等工序而成,工艺精巧。是研磨中草药、捣制食品佐料的便用器具,昔时远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1984年选送广州交易会展销,深受海内外用户的喜爱,是传统出口工艺品、成田的特产。革命烈士、著名石匠翁千系该村人。





④翁锡标,成田后坪村人,他做石臼已经有40多年了,手艺远近闻名。据说以前后坪全村都会制作石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日常生活器具的更新换代,工厂化的出现和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后,传统的石臼渐渐不怎么景气了。慢慢,制作石臼的这门手艺也逐渐没落,没人继承……

“我从18岁就开始学做它,以前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会做,但是后来这行赚不到钱,大伙都外出打工去。从20多年前开始,全村就只剩我一人会做”,锡标叔说。
说话之间,他显得有些惋惜。是呀,那是陪伴着他大半辈子的老行当,是他从少年一直坚守到老年的传统手艺,怎能不让人叹息呢?


⑤看锡标叔做石臼的过程如行云流水,一凿一锤,犹如神技。但是就算是他工艺这么精湛的匠人,一天最多也就只能做1个半左右……


首先要先用挖机去山里挖石,再用电钻将大石分割成不同尺寸的样板石。

接下来,要用圆形模具勾画出内圆。

再用电锯按照形状切痕。


电锯切割寻找中心点。


出来是这样的。


在中心点处,用钉锤凿

将内圆凿出来后,用工具进行细细敲打,使其平整

用电锯修边磨平


接下来,勾画外圆

沿着圆形切割出痕,再进行修外部型状

最终大体造型出炉,最后用电锯仔细磨平

石槌的制作就相对简单得多,先用钉锤凿型

电锯磨平即可石

山林青石平淡无奇,但在匠人的巧手捶打下,就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若不是做成了一个石臼,这青石又会以一种什么方式与岁月相伴呢?看着锡标叔双手的老茧和伤痕,那是光阴赋予的沧桑,也是赋予石臼生命的见证。




线线拍摄采风当天,也是潮南电视台《生活零距离》栏目录制采访翁匠的那天。当他得知自己一直坚守的这门手艺受到关注与重视,他欣喜and欣慰,那笑足矣说明一位守艺人的情怀……






后坪村,除了是“二战”时期革命老区村,也是贫困山区村。因交通不便利,村子很难发展,许多年轻人都是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小孩留守。没有一间饭馆,没有一个超市,只有2、3小卖部而已。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但是越是偏远的村庄,人就越纯粹与简单,越难能可贵……















石臼艺人看似简单重复的手艺,传递着数年来不变的心愿,手艺人自然知道手下锤笔的份量。在现代化洪流滚滚袭来的时候,在广袤的土地上,石臼因为这些可爱的守艺人,悄无声息地保持着自己的姿态。


犹如枯木中的野小花,特立的美着……



石臼 与 匠心

希望这个曾经世代以制作石臼为生的村庄,能继续将这传统的手工艺代代传下去。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后坪,给予更多的帮助。希望这有着浓浓的潮汕标属的石臼不会只成为人们心中的回忆,湮没在社会变迁的烟海中。

—— End ——

图文▏线线君

编辑▏线线君

相关阅读

严惩!上坟引发山火,潮南一男子被拘留!

潮南区人民政府森林禁火令

为潮南点赞!汕头1区4个点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

【高质量发展】潮南高铁速度!5天完成汕汕铁路潮南段轨道铺设

省道S235线潮南司马浦至两英路段改线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