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百年党史 红色记忆】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数风流人物


烧炭中的张思德(左)。

  张思德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张思德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5年,张思德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1936年到陕北后,入云阳荣誉军人学校学习和养伤。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张思德被调到云阳八路军某部留守处警卫营担任班长。1940年春,调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长。

  1942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减下派,张思德调中央警卫团1连当战士。不久,他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

  1944年初,张思德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被选为农场副队长。同年7月,进安塞县山中烧木炭。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000多人,在延安举行张思德追悼会。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并发表悼念讲话。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历史上的今天
1921年
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参加大会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大会。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大会。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事务繁忙未出席大会。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精神之基、精神之本。1941年6月,《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1949年

7月23日至8月16日 全国工会工作会议在北平举行。这次会议规定了当前全国工会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在一年左右基本上把全国工人阶级组织起来,以便在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中胜利地担负起领导阶级的历史使命。

2004年

7月23日 《人民日报》讯,中共中央日前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主持。他指出,越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同党外人士团结一心,越需要各方面人士群策群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2007年

7月23日-24日 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与出席会议的部分代表进行座谈,强调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重大举措。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重在制度建设,同时必须着眼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搞好相关制度统筹协调。

2020年

7月23日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抵火星表面并开展科学巡测,标志着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红色文物



一走进位于河南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你就会看见一件占据C位的展品——一面青砖墙。斑驳的石灰泥墙面看起来有一些普通,但却被赫然放置在馆内最中心的位置。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法令。1932年初,土地法令传到鄂豫皖根据地。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副馆长戴璐璐介绍说,1932年传达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后,苏维埃政府让秘书用毛笔将全文书写在方湾村的一面青砖墙上,进行广泛宣传。

墙上的“土地法令”写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大伙相互传诵。更让人欣喜的是,接下来的土地改革,让群众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那时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这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附近的英雄山上的“红旗飘飘”主题雕塑(2021年4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革命根据地的迅猛发展,使国民党当局极为恐慌,蒋介石调集重兵实行“围剿”。1932年秋,红军主力转移后,为保护这面墙,方湾村支部书记找到房主方明周,动员他想办法把“土地法令墙”掩藏起来。

很快,方明周就在墙的一侧围起猪圈,堆满柴草,把整面墙壁盖了个严严实实。谁料,民团纵火烧房,把柴草点着了。所幸,草灰敷住了字迹,敌人并未发现墙上的“秘密”。



有了这次教训,方明周想出一个更为稳妥长久的办法:用泥巴将剪齐的茅草一层层糊上墙面,远看就像村里常见的土筑墙,风干之后形成了一个密密实实的保护层。



“土地法令墙”被巧妙地保存了下来。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方湾村支部书记和许多村民倒在血泊之中,房主方明周也在饥寒交迫中离世,但始终没有一个人说出这面墙的秘密。



乔明杰说,直到1966年,后人在修葺房屋的时候,发现了墙面上的文字,而且保护得十分完好。直到1991年的时候,当地的文物部门把整块的土地法令(草案)给切割下来,送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陈列。



如今,这面写满农民希望的青砖墙正静静伫立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展厅里,就像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




来源:微信号"共产党员“


 

觉得“汕小布”发的这篇文章值得推荐
请点这里哦



相关阅读

汕头市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事关养老金发放,汕头人社提醒→

汕头最新经济数据公布!

推动汕头法治建设!汕头市人大常委会与汕头大学携手合作

注意防寒保暖!汕头市气象台发布寒冷橙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