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公共审美
作 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王世福
厦门新机场片区“城水耦合、生态修复”型城市设计方案
美丽中国既是激起人们愉悦自豪的精神向往,也是教育人们公共审美的物质实境。如今,我国城镇化已由高速外涵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作为最重要的制度响应,如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更加积极的审美目标,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公共审美建构的问题反思
中国已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在快速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审美的山水营城理念在现代功能城市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不足,传统文脉传承不够,拙劣象形建筑、山寨古典建筑、附会文化建筑等层出不穷,既有贪大、媚洋、庸俗、求怪审美观的表层原因,也有本土设计原创精神匮乏的深层问题,千城一面与奇奇怪怪并存的现象,反映出了与物质生活发展水平不匹配的城市公共审美水平。大量新建城市无视自然山水的尺度与格局约束,忽略建设活动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负面影响,城市风貌表面光鲜但有时在基本的安全和生态保护问题上偏失,这些都亟须全面反思。
规划应注重自然美、社会美
建设更好的城市、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必须在思想层面探索美好生活导向的中国城市生活方式,关注城市发展的内源动力和地方知识,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幸福感的审美精神需求及其与物质空间的相关性。中国传统文化既注重寄情山水、效法自然,又有着多人口家庭聚居、喜好热闹繁华街市的市民审美,因此,从自然美和社会美两方面满足高密度紧凑性建成区的需求,具有积极价值。
自然美方面,国土空间的审美应该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根本。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应该建立相应的自然生态美学、农业景观美学,传承、彰显中华传统文明,借鉴联合国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制度,运用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和农业空间保护等方式予以切实保障。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时,要注重用山水城市的结构美学关系评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城镇空间的规划应注重蓝绿空间体系的生态服务能力、城水耦合关系的共治技术运用等,以“河道再自然化”“城市亲水化”“园城融合”等为目标研究制订技术标准与导则,积极干预、引导城市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工程益于城市生活,严格约束唯经济增长而过度减少自然水面、侵占自然山体等行为。
社会美方面,国土空间的审美应该坚持社会善治理念,传承地方文脉、保护历史遗产、活化建成环境,并积极汲取历史与地方的文化精髓,开展城乡空间美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国土空间规划要以美丽的城乡空间环境滋养社会、教育民众、传承华夏文明,在城市化进程中与时俱进地培育更具时代精神、创新意涵的城乡生活空间美学。当前,标志性建筑、街道广场、城市园林绿地等方面的美学研究与实践相对多一些,城市设计、建筑与景观设计等实践也具有了一定的国际视野与专业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公众的公共审美也在与时俱进中呈现日益多元的拓升,工业遗产的生产科技美学、传统建成区的乡愁怀旧美学的共识已广泛形成,灰色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景观要素的理念也日益得到认同,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哲理以及美学原理,这些都可以融入城市空间的设计创意中。
规划与美学相融,提升公共审美
公共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国家社会的长期培养、全民的长期积累,而国土空间美作为社会文化形态,需要得到政策与制度保障。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种治理导向的实践,应强调公共艺术相关的审美文化目标。公共艺术计划、公共设施艺术化以及公共空间艺术行为参与等,都有助于实现公共艺术表达,从而形成公共审美的功效。
国土空间规划践行生态文明观、提高社会治理能力,都需要相当程度的美学融入,前者需要自然生态美学的价值支撑,后者需要社会人文美学的方法支持。强调公共审美在治理中的重要性,坚持美的原则、美的规律与具体的制度安排、技术运用的融合,追求通过空间美来引导、转变人与社会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先进文化的形成,是国土空间规划中极具价值的美学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