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凝聚侨胞侨力侨智 擦亮“侨”字招牌

  12月10日至11日,莅汕参加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的与会嘉宾接受记者采访,讲述爱国爱乡故事,分享海外创业历程和创新创业举措,为汕头如何引侨聚侨、擦亮“侨”字招牌建言献策。

  

  广东省政府参事、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林伦伦:

  利用潮籍华侨力量共谋发展

  在11日下午举行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侨乡社会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学术研讨会上,广东省政府参事、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林伦伦从不同角度、不同历史层面解读华侨华人对祖国的热爱、对故乡的深情,深入探讨华侨华人对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推动作用。

  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深入开展潮汕历史文化、华侨历史文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侨批作为潮汕社会发展史的物证,折射出海外潮汕人的诚信品德。林伦伦直言,当下研究侨批,就是要挖掘其背后的诚信内涵,同时,侨批当中隐含着的华人华侨漂洋过海、在异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更是当下需要被关注与弘扬的。“老一辈华人华侨在艰苦的创业环境中打拼下一番事业,练就了敢创业、能创业的精神。现代的创新创业,是能从当中获得启发的。”林伦伦表示。

  如今,海外已经有了“侨三代”“侨四代”,如何做好“引进来”的工作?林伦伦说,除了要利用学术研究和文化教学进行交流传播,还要开展更多的商业合作,让海外华人华侨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吸引他们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加强华人华侨子女和祖籍国的联系。“我们应当利用好全世界华人华侨,特别是潮籍华侨的力量,来到汕头这片热土投资,共谋发展。”林伦伦表示。

  华侨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子孙后代与家乡保持联系的期盼十分浓重。林伦伦举例,潮汕地区一些学校长期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捐助,有的靠一个人持之以恒,有的则是一个家族几代人共同坚持。爱国爱乡、诚信行世、重文重教、敢于开拓是华侨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潮人精神的精华,潮人文化的优秀特质,现代潮人,尤其是潮商、潮侨身上仍然凸显着这种文化性格的光辉。“今天我们要建设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建设好和美侨乡,将华侨精神加以传承和弘扬,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来,让其在‘精神变物质’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作出最大贡献。”林伦伦表示。

  

  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华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

  用侨的力量促进汕头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时,充分肯定了海外华侨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体现了总书记对侨界的深情厚意,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施乾平是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他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包括他在内的广大海外潮人更有信心和动力持续支持祖国的发展建设,而此次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在知名侨乡汕头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参会嘉宾对汕头充满期待。

  相对老一代华侨华人而言,作为改革开放以后出国的一名新侨,施乾平表示,新侨群体对祖国的了解更为真实,与祖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对祖国的发展更具信心。施乾平经常将国内新政策、新发展、新动态及时传达给周围的侨商朋友,目的是让他们了解国内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和飞速发展,切身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带来的自豪感。

  今年春节,新冠疫情发生后,作为华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施乾平率先响应中国侨联倡议,通过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爱心捐赠120万元人民币,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与防护工作。施乾平说,中国人历来对根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凡事要寻根,落叶要归根。此次来到汕头,参观侨批文物馆,就想了解老一辈华侨华人艰难的创业史,以及他们如何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另外,他也想更多地了解汕头的营商环境和投资机会,看看有没有自己集团或身边的企业家能投资的项目,“我想要好好感受汕头文化,回去讲好汕头故事。”

  当前,汕头正着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在引资引智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施乾平说,遍布全球各地的华人华侨不少已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科研的主要力量,而这就是汕头最大的优势。“乘着总书记肯定华人华侨贡献的东风,进一步通过中国侨联、中国侨商联合会等架起桥梁纽带,一方面把祖籍地非汕头的侨商招来,让他们生根发芽;同时推动已入驻的侨企做好做强,茁壮成长,实现以侨引侨,以商招商。”施乾平表示,用侨的力量打好侨牌,对汕头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会长、天球(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国伟:

  希望把更多的“汕头制造”带到非洲

  蔡国伟是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会长、天球(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7年,36岁的他与家人一起远赴马达加斯加,从在农村市场一件一件推销衣服,到在多个城市建大型批发商场,再到成立物流中心、拓展电子系列产品贸易……蔡国伟在马达加斯加的生意版图越做越大。

  在亚洲、非洲、欧洲都有生意的蔡国伟,与国内贸易往来密切,经营的产品主要来自国内。“汕头也是我们采购的市场,潮汕的玩具、不锈钢、家电在广东数一数二,在国外也有不小名气。”在参加此次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之前,蔡国伟就已多次来到汕头,祖籍福建泉州的他谈起汕头,总感觉很亲切。汕头与泉州地缘相近,又同是闽南语系,“世界各地都遍布潮侨的足迹,当我去到陌生的地方,潮侨们的一句‘胶己人’,就会让我深深感受到热情与感动。”

  从开着破旧小车跑市场卖服装的小商贩,到如今成为颇具影响力的侨商代表,蔡国伟深知远渡重洋外出创业的艰辛不易。因此,自当选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会长以来,蔡国伟一直致力于推动侨胞们融入当地上层社会,搭建起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更好地去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另一方面,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也积极引导当地人民来中国交流和学习,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发展与变化。每年,蔡国伟都会邀请当地大学毕业生来中国的华侨大学学习,邀请生意伙伴到中国市场考察,让他们真实地触摸中国、了解中国。“我们要跟他们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融入当地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蔡国伟说。

  在马达加斯加生活了20年,蔡国伟见证了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该国的支持与帮助。“中国政府长期派遣医疗队赴马达加斯加,给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支持。此外,还在道路、体育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他们无条件的支持和建设。”蔡国伟向记者介绍道,因此,华人华侨在马达加斯加的地位比较高,“相应地,我们也要在教育、医疗、卫生、慈善等方面多报答祖国,切实地支持和参与祖国的建设发展,成为‘中国梦’建设的一份子。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

  此次来到汕头,蔡国伟又会为马达加斯加带去什么?“这次我想更深入了解汕头基础产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希望把更多的‘汕头制造’带到非洲,把开放的汕头带到非洲,甚至更多地方。”蔡国伟说。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琳达:

  我愿意来汕头兴办教育事业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琳达为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王琳达表示,祖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喜人变化,让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和回国投资的信心不断增强。

  1992年,王琳达在参加北京第一届香港招商会后,就决定到北京投资地产,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内地的侨商之一。带领怡海集团来到北京后,王琳达没有停下脚步。在怡海花园的社区建设中,她发现周边的教育资源匮乏,由此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并从此在教育梦和慈善路上不断前行。

  2008年,怡海集团受中国侨联委托,负责整个北川中学重建工程。为给孩子们建造一所“永远不会倒”的学校,不辜负全球华人华侨的爱心与期望,王琳达从组建建筑设计师团队,到参与援建指挥部工作,再到挑选建材、督管工程进度质量,都亲力亲为。在400个夜以继日后,新北川中学顺利竣工、投入使用。回想起那段援建的日子,王琳达坦言,很累很难,但却做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作为华人华侨代表,以守望相助的大爱之心,造福桑梓、回馈社会,传播‘侨爱’力量,是我们的责任。”王琳达由衷表示。

  20多年办教育的过程中,王琳达最喜欢的称呼就是“王妈妈”。在孩子们的心中,“王妈妈”有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是“做人”,一个翅膀是“做事”,只有平衡才能飞得高飞得远。王琳达经常告诉孩子们,不管飞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中国人的身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汕头是知名侨乡,有部分华人华侨的子女也留在这里,如果汕头有需要,我愿意来到这里兴办教育事业。”王琳达表示。

  多年来,王琳达积极发挥华人华侨的引领带头作用,用“组织者”的身份凝聚侨力、汇集侨智,为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大力推动中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她表示,作为华人华侨,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为中国的繁荣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杨舒佳 摄影报道

相关阅读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3月9日,汕头市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 ... . ...

我市有学校开始组织学习备好这门“特殊课程”

市信访局:学出坚强党性 学出信仰担当

市科技局: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解难题

市委党校: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