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节日饰品节后成“废品”

  本报讯(记者 郑媛)正月里,为了营造更浓郁的节日气氛,不少市民都会购置一批节日饰品来装饰家庭环境,然而节日一过,这些饰品便“失宠”,很多人都将之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对此,有市民倡议尽量循环使用节日饰品,减少污染和浪费。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福安路、绿茵路、城新西路、南较西路等路段发现,一些小红灯笼挂件、立体的“福”字、利是袋、纸花灯等春节饰品被人丢弃在垃圾桶中。

  元宵节已过,市民谢女士便把为女儿买的纸花灯当垃圾清理掉。“现在花灯更新换代非常快,造型也越来越新颖,小孩子互相比较,再也不愿意使用去年使用过的花灯,所以只能每年买新的。”市民谢女士无奈地说。“今年因为是猪年,所以我就买了一些‘猪生肖’的贴纸,现在节日已经过了,我就把这些贴纸撕下来扔掉,明年再买新的。”市民姚小姐说。

  大量饰品成了垃圾,不少市民深感可惜,有市民倡议尽量对饰品进行再利用。“选购装饰品最好选择没有明显年份字样和生肖标识的。”市民陈先生说,只要外观干净,这些东西就可以反复使用多次。市民林小姐建议,公益机构可以向市民收集过时饰品,捐助给那些贫困地区或者福利机构的孩子,就不会造成浪费了。

相关阅读

潮州4个村入选省第二批文旅特色村

潮州新增4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

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全面提速

我市新增4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

“感恩奋进开新局”系列评论② 背水一战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