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澄海的特邀嘉宾林露老师古筝弹唱《落花飞》,让大家陶醉。 赖桲 摄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这句红透上世纪大江南北的歌词,如今成了潮州大街小巷左邻右里的舒心写照。
这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江海美丽,山河灿烂,每天都在迎接新变化;这里的人们,辛勤劳作,乐业安居,每天都在拥抱新向往。
时代的澎湃浪潮,源起不过无数次细小的涟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生动的莫过于写在脸上的春风。从今天起,请跟随南方日报记者、南方+记者的笔触,一起走进温暖的潮州,一起倾听人民的心声,一起感受发展的故事……
2月19日下午,约50名潮文化爱好者一起分享潮文化,唱响潮州新音乐。 赖桲 摄
拥啊拥,拥金公,金公做老爹……”听古筝弹唱,品味着潮州工夫茶,与潮籍音乐人共同唱响重新演绎的潮语歌曲《拥啊拥》。正月初四(2月19日)下午,约50名潮文化爱好者在潮州古城一处古香古色的院子里一起唱响潮州新音乐,交流潮文化,用最文化的方式过节。
2月19日下午,潮文化爱好者与潮州阿舍一起唱响潮州新音乐。 赖桲 摄
当天,这场名为《潮邑分享会 • 潮州阿舍郑皓丹的音乐故事》的活动是由热爱潮文化的方云帆、徐榛夫妇俩策划筹办。从去年6月开始,夫妻俩和朋友们一道花了半年时间,将湘桥区义安路宰辅巷的一处老宅修缮一新,并捐出了大量各个时代的茶器收藏品作为常态性展品,并申报潮州工夫茶文化博物馆。
来自澄海的特邀嘉宾林露老师古筝弹唱《落花飞》,让大家陶醉。 赖桲 摄
“潮州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重要支脉,希望通过分享潮州本土的文化,让潮州的年轻人越来越了解潮州文化,并继承和发扬。”热衷潮文化的方云帆夫妇想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潮文化。
潮州阿舍在现场分享他的创作心得。 赖桲 摄
于是,方云帆夫妻俩邀请了潮籍知名音乐唱作人潮州阿舍(原名郑皓丹)在春节期间前来为分享他的音乐故事。郑浩丹是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喜欢音乐的他在闲暇时间创作了一大批与家乡潮州相关的歌曲,如《牌坊老大街》《湘子桥》《拥啊拥》《麻雀相打跋落坑》等。潮州阿舍的歌曲中有大量的潮州元素。听他的歌,就能了解潮州的著名景点、潮州美食、潮州歌谣、潮州传统音乐、潮剧……
在当天的分享会上,潮州阿舍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咱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新潮州歌曲创作也应该这样。
分享会上,一位特殊的嘉宾也让不少人慕名而来。他是潮州阿舍幼时的启蒙老师——潮语专家郑雪侬。即便退休后,致力于潮州文化传播的郑老依旧笔耕不辍。他编写的《新编潮州十五音》《潮人潮古》等在潮人中广为人知。大家一边听歌,一边跟着郑老学潮语。
这样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潮文化爱好者,不少家长还专门带着小孩来感受。“90后”的周沛沛祖籍潮州,目前常住深圳,平时家里人并不用潮州话和他交流。但小周却非常喜欢来自家乡的文化,天天在微信群学习,还看很多相关书籍。“本来春节想去澳洲玩,赶过来参加这个活动。”
当前,潮州市正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把潮州建设成为享誉中外、独具品质、宜业宜居宜游的潮文化精品城市和世界潮人精神家园。潮文化的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深入其中。特别是去年以来,经过一系列的举措,潮州古城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蝶变,古宅纷纷变身为客栈、茶馆等新业态,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年轻态思维的注入,潮州古城和潮州文化正散发着更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