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电话亭成“被遗忘的角落”

本报记者 吴冰 林雄锐

  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街头上的公用电话亭已几乎没人使用,形同虚设。近日,记者走访凤城多条路段的电话亭,发现大部分电话亭上布满了灰尘,有些甚至连电话都不见踪影。 

  日前,记者走访市区潮枫路、枫春路、永护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等多个路段发现,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电话亭,从外表看,有的电话亭上还张贴着一些小广告,或被人用黑色笔涂上广告。而亭内电话机上也都蒙上厚厚的灰尘(见图),有的则连电话都没有,只有电线裸露在外。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随机拿起电话机听筒,里面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屏幕上也没有显示内容。

  随后,记者拨打公用电话上标注的运营商电话咨询。该运营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全市共有200来个公共电话亭,基本上集中在市区。当前部分电话亭是有装机,其中有一部分是能够正常使用的,但具体有多少电话亭能良好使用,需要经过检查了解,再进行统计才能得出。

  采访中,部分市民认为,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公用电话亭基本上没起到什么作用,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也有部分市民提出,尽管现在电话亭已几乎无人问津,但不一定要拆除,若不能保持它的通话功能,是否可以另想法子,赋予它新的功能?林先生建议,将电话亭与潮州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加以“文艺范儿”改造,使其成为可观赏的城市街头一景。市民丁小姐则提出,“有些城市的公用电话亭也已升级改造,换成新型WiFi热点亭。我觉得潮州也可以借鉴一下做法,将部分电话亭进行升级,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对于是否做出改造,使电话亭发挥诸如WiFi热点这样的功能?记者就此咨询该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前并没有这样的方案。

相关阅读

潮州4个村入选省第二批文旅特色村

潮州新增4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

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全面提速

我市新增4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

“感恩奋进开新局”系列评论② 背水一战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