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潮州海关开启“互联网+”模式完成首宗非侵入式稽查

  本报讯(记者 杨燕芳) 近日,潮州海关通过互联网接收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对企业实施远程“非侵入式稽查”,成为汕头海关关区首宗通过“互联网+海关”办结的稽查作业,有效减少疫情期间海关稽查与企业的直接接触。

  今年以来,潮州海关结合地方实际,细化落实海关总署《关于应对疫情影响 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十条措施》和《汕头海关帮扶企业防控疫情复工复产十八条措施》,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堵点”、“痛点”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真正做到“可让数据走路的不让企业跑腿”,有效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其中,海关稽查作为海关后续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3年内,对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监督其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据潮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以传统稽查工作流程为基础的“非侵入式稽查”能够打破空间限制,实现异地作业,在保障海关正常作业的同时,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缩短作业周期,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相关阅读

潮州4个村入选省第二批文旅特色村

潮州新增4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

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全面提速

我市新增4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

“感恩奋进开新局”系列评论② 背水一战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