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文钊 摄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春伊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了奋进催征的金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施行,成为全省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
复耕复种 “沉睡”土地再焕生机澄海区莲华镇多措并举整治撂荒地 当地引进优质水稻、玉米、花生、地瓜等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 本报讯 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澄海区莲华镇把持续整治撂荒 ...
潮阳区和平镇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 “凯迪作为潮阳区和平镇纺织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希望你们要好好抓住汕头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用好政策红利 ...
五月初夏,走进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只见道路宽阔洁净,居民楼房排列有序,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沿街商铺生意红火……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来到禾皋村,干净整洁的民居和谐安宁,农田里绿油油的麻 ...
成片的水稻中,鸭群自由嬉戏,如此美妙的场景,相信不少乡村群众并不陌生,关键一点是,这种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还不错。去年以来,澄海区莲华镇就积极探索“稻鸭共养”生态农业模式,让鸭子与水稻“全天候”同生共长 ...
作为潮南几何中心,两英创新驱动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契机“链”上发力构筑产业新生态 ▲两英镇“工改工”项目热火朝天 ◀两英做大做强麻叶产业新春伊始,潮南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大会,给予两英镇加 ...
□ 林沛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指出,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与汕头的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相比,汕头碳汇总量还有很大提 ...
以新产业新业态激发镇动能发力镇经济——井都融合发展的“产业密码” 井都镇集聚甘薯、蔬菜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望无际、纵横交错的田野栽满了绿色蔬菜、收获着“红番薯”“胡萝卜”,奏响春种春收“奋 ...
潮南东仙社区“护”古“出”新守护侨文化之根,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本悠悠古寨诉乡情 文旅兴村绘新卷 俯瞰东仙社区 夜幕降临,古寨景观灯亮起,渲染出绚丽的色彩 社区水清、岸绿、景美 乡贤郑通亮、郑美珠 ...
走进乡村体验采摘农家乐,追寻红色足迹假期探访“红+绿”乡村振兴故事 游客在“红军洞”参观。 “五一”假期,不少市民游客逃离城市,走进多姿多彩的乡村,感受满目青翠,体验果林采摘的“农家味”,追寻红色 ...
麻叶田园孕育新希望。 本报讯 (记者刘文钊摄影报道)春到农田,满目新绿。明媚的阳光洒在潮南区两英镇禾皋村田间地头,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麻叶、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生机勃发的田野孕育着新动能新希望。 ...
文、图/曾柯权 郭燕丹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三面环江,近年来,隆都镇立足生态、文旅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基础,规划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农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区域内农业生态旅游遍地开花,乡村经济依托着特色农 ...
潮阳区和平镇练岗村:文明清风润沃土 涵养乡村新活力走进潮阳区和平镇练岗村,水泥路村道宽阔平坦,两侧铺设了整齐的人行步道,绿化带、风铃树郁郁葱葱,路灯、护栏、候车亭,设施齐备;沿着村道向前,一座古朴大气 ...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林铭琪“作为一名快递小哥,我将充分发挥走街串巷的优势,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反诈宣传、治安巡逻、服务困难群众、乡村振兴等活动……”近日,一场“党建 ...
以“和合”文化赋能乡村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中“和美乡村”与“美丽乡村”相比,虽是一字之差,但其内涵更加丰富,更能彰显中华文化特质,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