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是生态最美的底色。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把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主题融入全年代表工作,通过“倡绿、植绿、护绿”三大行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绿美潮南生态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场场“绿色接力”在潮南大地上演,共同绘就绿美家园的绚丽生态画卷。 ![]() 一袭暖阳过,满树风铃开。在区特殊教育学校操场跑道两边,黄花风铃木和紫花风铃木正值花期,这些花木大多是去年3月潮南的省、市、区人大代表共建“人大代表林”时合力所植。如今,它们在春日里肆意生长,粉紫与金黄相互交织,为校园增添缤纷色彩。 ![]() 潮南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育卿表示这些树木为学校师生创造了一个更加美丽舒适的环境,树苗增添了校园的生机和活力,还能让孩子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这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孩子们能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学习,非常开心。 ![]() 初现绿色的人间三月天,正是抢抓绿美生态建设“黄金期”的关键时刻。2024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到区特殊教育学校、胪岗镇泗黄村共建2个“人大代表林”,同心种下紫花风铃木、黄花风铃木、黄槐、紫薇树等树种600多株,蔷薇花120盆,为我区“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打响了“头炮”。同月,一纸“助力百千万绿美新潮南——我是代表我行动”倡议书发出,“倡绿”行动得到了人大代表的积极响应,在全区迅速掀起“植绿”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认种、认养、认捐”等方式共投入资金80逾万元,建成17个“人大代表林”,以实际行动为“百千万工程” 注入“绿色动能”。 ![]() 区人大代表吴家孟说:“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肩负着为群众谋福祉的责任,参与植树建设人大林,就是想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改善潮南生态环境出一份力,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一起为家乡增添绿色。” “人大代表林”的建立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在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下,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逐“绿”而行。在泗黄村法坛溪五百米的沿溪小道上,黄风铃木、紫风铃木同样迎风而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确保树木的种植质量和后续管养效果,泗黄村坚持“三分栽、七分管”的原则,村里还精心增添了爱心三角梅、桃花心木等花木,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 泗黄村党委副书记黄桂龙表示:绿化好了,来散步的村民也多了。现在这些树木每一地块、每一路段都有专人负责,树木都“有人管”。村里还制定绿化常态化养护制度,聘请专业人员对绿化树木进行养护,定期浇水除草、防虫修剪,村“两委”带头常态化开展绿化巡护,做到树木存活率100%。 在科学管护和群众参与的双重保障下,泗黄村的绿化成果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一成效的背后,离不开区人大的有力推动。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将“护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检查调研,为绿美生态建设精准“把脉问诊”,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一批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和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 ![]() 环境的美好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群众的期盼正是人大所关注。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通过听取审议、开展调研、提出建议等方式,支持政府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当前,潮南正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把代表履职同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结合起来,持续推动完善绿美潮南生态建设制度机制,优化生态领域法治供给,深化“百千万工程”,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潮南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底色。 文字 | 周佳欣 图片 | 黄佳鑫 颜创丰一审 | 邢沛二审 | 许昕三审 | 芮玉儿 ![]() ![]() 在这里 看懂潮南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获取更多潮南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