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县云澳镇澳前村是一个靠山朝海的小渔村,也是南澳车鼓舞的发源地。两百多年前,车鼓舞由闽南传入南澳,并在南澳的隆澳地区和云澳澳前村流传。车鼓舞曾代表南澳参加粤东地区的艺术汇演,甚至流传到台湾,为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车鼓舞,又名拖车舞、推车鼓,它取材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以“大闹大名府”的故事为背景,表现了梁山泊好汉林冲、李逵、顾大嫂、一丈青、时迁等乔装成卖艺人、问卜者,配以杂耍、舞蹈、技艺,进行推(拖)车鼓表演,混进大名府,里应外合,营救卢俊义的一次行动。最后以打碎车鼓、取出兵器的威武造型结束。车鼓舞是渔民节日庆典活动的民俗表演形式,表演者都要经过老艺人的严格培训和认真排练。![]() 车鼓舞由闽南传入南澳,在隆澳地区和云澳澳前村流传开来 ![]() 车鼓舞的表演既有舞蹈动作贯穿全过程,同时穿插戏曲表演以及较大难度的技艺表演表演既有舞蹈动作贯串全过程,又穿插了戏曲表演、杂耍以及较大难度的技艺表演,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过去正月民俗巡游,车鼓舞是海岛民俗文化的重头戏,深受百姓欢迎。车鼓舞所到之处,海中渔船鞭炮齐鸣,街头巷尾人流如织,屋顶、树上都站满观众,看戏的人们也弃戏来看舞,可谓盛况空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车鼓舞得到文化部门重视,文化部门组织老艺人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整理排演,并传授给年轻人。1957年,南澳车鼓舞参加广东省业余文艺汇演,获得二等奖。当时,排演车鼓舞成为热潮,全县不少渔村纷纷组建了车鼓舞队。以前,车鼓舞的参与者全部是男性渔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与舞中人物相吻合,顾大嫂、一丈青等梁山女将不再是男扮女装,改由女性扮演。1988年由澳前村渔民排练表演车鼓舞,并由省文化厅录像队拍摄录像,将车鼓舞的整个表演过程记录保存。来源:《发现城市之美·南澳》 ![]()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文明云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