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送教联动拓视野,教研共生启新思——澄海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到东里中学开展送教活动

2025-4-8 14:29| 发布者:蓝色河畔| 查看:682| 评论:0

摘要: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交流,2025年4月2日下午,澄海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联合汕头市澄海中学送教东里中学暨澄海中学“广东省中小学数学高质量发展校”成果展示活动在汕头市澄海东里中学举 ...
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交流,2025年4月2日下午,澄海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联合汕头市澄海中学送教东里中学暨澄海中学“广东省中小学数学高质量发展校”成果展示活动在汕头市澄海东里中学举行。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区高二数学教师、东里中学领导与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创新课堂实践,激发数学智慧
活动第一个环节是澄海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成员、澄海中学杜锦旭老师开展题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公开课。杜老师从东里中学学生的学情出发,以生活实例导入,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整节课始终围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什么事情,如何解决,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总数这三个问题展开分析,通过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两个计数原理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方法。同时,杜老师还特别注意使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两个计数原理的异同,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课例研讨: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深度思维能力
活动第二个环节由澄海区高中数学兼职教研员李立峰老师组织听课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研讨。东里中学教务处刘器昇主任首先感谢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联合澄海中学此次的送课下乡活动,活动为城乡教师交流搭建了桥梁,为农村学校带来了帮助。同时,刘主任认为杜老师本节课贯穿了“双新”的教学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坚持素养导向,与时俱进;例题、练习、变式层层递进,在指出学生易错点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成员陈妙媛老师,则从关注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打破认知的壁垒,帮助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框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落实核心素养;通过AI大模型融入高中教学,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等四方面概括出本节课的设计精髓。



专题研讨讲座:聚焦概念生成,揭示数学本质
活动第三个环节由澄海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澄海中学教研组长陈伟杰老师开展题为《聚焦概念生成,揭示数学本质》的讲座,陈老师以《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这节课的概念生成为例,从数学概念与数学本质、概念教学中常见现象、如何上好一节概念课三大方面进行阐述。陈老师首先引用课件指出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错把解题技巧当主角、忽视学生接受的过程、忽视学生思维的屏障、忽视概念与应用共生。接着以《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这节课为例,通过读教材、理解教材、备学情、重点突出四个方面讲述如何上好一节概念课。





最后,区高中数学兼职教研员李立峰老师就本次区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室联合汕头市澄海中学送教东里中学暨汕头市澄海中学广东省中小学数学高质量发展校成果展示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通过工作室与省级发展校的帮扶活动,带动区域的教研活动,把送课下乡活动落到实处。同时,李老师还强调,两个计数原理,是研究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原理,是进一步研究概率的重要工具,要突出两个计数原理的地位和作用,老师们要重视两个计数原理联系、区别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两个原理的混合运用。


教育之路,步履不停。本次送教下乡活动不是终点,而是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起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机会,让优质数学教育的种子在乡村学校生根发芽!

(教学研究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