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汕头新闻 龙湖视窗 查看内容

联合国都点赞~龙湖区这位非遗传承人,修复全球近500座建筑!

2025-4-6 14:11| 发布者:汕头信息| 查看:485| 评论:0

摘要:透过视窗,了解龙湖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龙湖区的非遗传承人:广东省传统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纪传英榜上有名,获评 ...
透过视窗,了解龙湖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龙湖区的非遗传承人:广东省传统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纪传英榜上有名,获评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纪传英,自1968年投身建筑行业以来,师从名匠陈清标,深耕古建筑营造技艺逾50年。他凭借精湛技艺,于2016年获评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2022年晋升为传统建筑营造修缮专业正高级工程师,其团队承接海内外仿古建筑与修复项目近500处。
修复新加坡粤海清庙

让潮汕建筑技艺走向世界
2012年,纪传英受新加坡华侨之邀主持修复具有190年历史的粤海清庙。纪传英出任该项目的施工总监,多次前往现场考察研究,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历时三年,原汁原味地再现1895年粤海清庙重修时最辉煌的原貌,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旧建筑修复工程奖”,同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资产保存优异奖”。粤海清庙修缮项目的成功,成为潮汕建筑技艺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
图片
△ 工人在修复粤海清庙时的留影
图片
△ 修复后的新加坡粤海清庙
保育潮汕建筑  弘扬传统文化
2016年—2021年,纪传英带领团队承接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修复工程,并担任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其中,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项目获“2021年度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现已近80高龄的纪传英,依然不时出现在建筑工地,戴着安全帽讲解技艺、指挥施工。他带领团队承接的文保单位修复工程,让破损的古建筑恢复原貌,让古迹芳容重现世人眼前。他参与的美丽乡村改造工程,让潮侨故里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他主持实施的园林景观及仿古建筑,弘扬传统文化,让民众切身感受到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片
△ 小公园修复施工现场
图片
△ 修复后的小公园文化街区一隅
诠释匠人精神 传授营造技艺
在潮汕建筑界,纪传英以博学和严谨出名。他说,营造师的行当就像一部戏剧中的编剧和导演,不仅要设计、统揽整个工程,还得有现场处理技术工艺的能力。纪传英家里藏书逾万册,年近八旬的他在工作之余仍保持着每天看书写字的习惯。他多次参与读书会、市级非遗讲坛等活动,授徒传艺。2025年,一本凝聚着纪传英多年古建筑营造宝贵实践经验的著作——《潮汕古建筑营造》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同时,纪传英还参与岭南传统建筑营建与修缮工程施工工艺编制,编撰《建筑工程概论》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传统建筑,了解古建筑文化。他设计的作品《潮汕传统建筑“四点金”模型》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征集为馆藏(展)品,《潮汕传统建筑“驷马拖车”模型》被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图片

图片
△ 纪传英开展“传帮带”为保护与传承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纪传英还被广东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与该学院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设立“纪传英古建筑营造大师工作室”。同时被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聘为荣誉教授,建立“纪传英古建筑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授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
从南洋古庙到潮汕故里,纪传英用一砖一瓦诠释传统技艺的当代生命力,将潮汕建筑美学推向大众视野,也让潮汕古建筑成为联结海外潮人的文化纽带。

信息来源 | 汕头融媒集团

投稿请发 | 龙湖区融媒体中心

邮箱 | stlhxxg@126.com



龙湖视窗

汕头市龙湖区政府官方发布平台

● 微信号 : st-longhu ●

●透过龙湖视窗  看升腾中的龙湖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