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实施新课标、新教材理念,推动我区高中地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2025年3月28日下午,在澄海华侨中学组织开展以“聚焦‘双新’建设,打造品质课堂”为主题的地理学科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暨澄海区中学地理“问题驱动的深度学习”专题研讨活动(第四场)。活动由区中学地理教研员王江龙老师主持,澄海华侨中学部分学校行政、全区高一级地理教师、澄海华侨中学地理教研组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展示。澄海华侨中学吕毓宜老师执教必修二示范课《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吕老师以澄海玩具导入新课,结合课标内容,设置学习目标,采用“认识工业生产活动——建构工业区位因素——探究工业区位选择——学以致用”的教学思路。吕老师引导学生解读概念,认识工业生产示意图,理解工业生产活动,并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分析、建构工业区位因素。吕老师分类列举常见的工业部门,引导学生从情境素材中,分析、归纳各类工业部门的生产特点,进一步探究各类工业部门的区位特点。在此基础上,吕老师以澄海玩具产业的发展历程为例,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澄海玩具产业兴起的区位优势、区位变化带来的发展困境及如何谋求转型升级。探究过程中,吕老师建构答题思维模板,规范学生的答题过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 活动第二环节是评课研讨,现场的老师们给予这节课充分的肯定:重视课标内容的解读,合理设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重视概念教学,夯实基本概念,建构知识体系;设置任务链,以问题驱动课堂学习,并创设丰富的情境素材支持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选取乡土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设置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给予学生展示、表达的机会,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互动性较好,教师发挥引导、辅助的角色;注重答题指导,建构答题思维模板,使答题过程步骤化、可视化,规范学生的答题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材料意识,侧重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调动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最后,区中学地理教研员对活动进行小结,并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提出高一年级地理科具体有效的教学建议。 ![]() 本次活动积极实践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有效推动我区高中地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助力我区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