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科普|遭遇地震,科学避险才能有效生存

2025-4-2 15:05| 发布者:汕头信息| 查看:646| 评论:0

摘要: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当地时间30日下午2时许通报,缅甸强震已造成全国死亡人数约1700人,另有约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截至今日(3月31日)上午11时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确认缅甸强震已致1名中国公民遇难、15人受伤中 ...
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当地时间30日下午2时许通报,缅甸强震已造成全国死亡人数约1700人,另有约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截至今日(3月31日)上午11时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确认缅甸强震已致1名中国公民遇难、15人受伤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搜救工作一直持续目前已成功救出4名幸存者。

昨晚又有一地发生7.3级地震

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

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3月30日20时18分在汤加群岛(南纬20.30度,西经173.75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目前,美国海啸预警中心已经解除汤加海啸警报。


昨夜今晨(3月30-31日)
西藏拉萨市当雄县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广东茂名市高州市相继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专家解读

近年来,全球多地频发地震,再次引发有关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的讨论。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表示,今年以来全球的地震活动总体上来讲比往年要低。从目前的情况,很难说这次地震(缅甸7.9级地震)之后地球是处于地震活跃阶段。



四川大学自然灾害预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王暾表示,科学界定地震活跃期需基于长周期、大范围的观测数据回溯分析,如评估特定区域年度地震活动频次是否显著偏离历史基线。仅靠几次地震活动就判断“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不符合地震活动客观规律,缺乏实证支撑。

他具体分析道,汤加群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构造活跃区,该地每年发生数次5级以上地震,本就属于地震高发且活跃的区域。

而新疆、云南、河北、广东等地位于我国主要地震带及构造活动区,根据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其3级地震的发生频次和强度均符合地质构造背景下的正常能量释放规律。

王暾建议,公众要提高应急意识和能力,遇到地震不要慌张,平常要开启地震预警功能,以备不时之需。

地震发生时,如果楼层太高或时间非常紧张,来不及离开房间,一定要第一时间拿起靠垫或枕头护住头部,屈身降低重心,躲到开间小、有承重墙的房间,并牢牢抓住牢固的物体,防止晃动。等到震感结束后,再迅速逃到室外。

如果本身就在户外,要观察周围的环境,远离楼房、立交桥、广告牌等高大建筑,同时要小心高压线、电线杆等设施,就近选择空旷地带避险。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两名日本专家也不认为现在处于地震活跃期。

“2000年后确实较大地震稍多。但这可能并无特别意义。”日本东北大学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教授远田晋次表示,地震活跃区本就多发地震,从全球尺度看存在数十年周期的活动‘波动’。例如在1950-60年代,1952年堪察加地震(M9.0)、1960年智利地震(M9.5)、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M9.2)等特大地震曾短期内接连发生。从地区角度看也存在这种活动起伏。以日本东京为例,1923年关东大地震(M7.8),之前关东地区频发破坏性地震,但之后却异常平静。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地震灾害研究中心教授西村卓也说,单个强震发生会提高周边区域的地震风险,但是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也不意味着中国的地震活动会与此次缅甸地震密切相关。

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6级及以上地震,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也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假如遭遇地震,我们该如何正确避险?
遇到地震如何自救?

遭遇地震,科学避险能有效提升生存的可能。

室内遇地震

  • 地震发生时应尽量保持平衡,不要慌忙跑向户外。

  • 迅速躲在桌子、床等坚固家具下方,一手抓牢桌腿、床腿稳住身体,另一只胳膊弯曲保护眼睛,以防被玻璃、木头碎片等刺伤。
  • 若附近没有能提供保护的家具,应蹲在房间墙角,同时用枕头、垫子、包、书本等物品保护好头部,直到震动停止。
  • 地震结束后迅速撤离,前往安全区域。



户外遇地震
  • 应观察周围情况,不要在马路和公园里大范围移动奔跑,避免地陷。
  • 远离可能有落物的地方,如路灯、建筑等,部分建筑虽然防震,仍要小心上面掉落玻璃、标牌、灯具等。



开车遇地震

  • 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车停下。不要将车停在树木、高架桥、建筑、高压电缆等下方或旁边。

  • 在晃动结束前应待在车内,车体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你远离掉落物伤害。
  • 地震彻底结束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沿途躲开损毁的路段、桥梁等。
密闭空间遇地震

  • 电影院、剧院等面积较大的密闭空间,承重柱数量往往较少,大地震发生时,天花板坠落容易威胁生命。

  • 在感受到剧烈摇晃时,要立即蹲下,尽量低头,并用背包、外套或手遮住头部。尽量不要马上离开座位,先观察周围环境,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逃生。




  • 如果被困电梯内,为保存体力,请避免大声喊叫,受困者可以轮流敲击电梯门向外界呼救。

  • 地震发生时,电话往往难以接通,使用社交媒体对外联络成功率比电话要高。在成功与外界取得联系后请耐心等待救援,不要尝试强行打开电梯门。
山区遇地震

  • 在登山等户外活动中遭遇地震,首先要保持冷静,应尽可能远离山体崩塌、落石和滑坡等危险区域,以及悬崖边缘等可能发生坠落的地方。

  • 不要急于下山,应寻找一处避开大树、岩石和陡峭边界的开阔地带,低头原地蹲下,用背包、外套、双手保护头部,等待地震结束。
地震避险的十大“禁地”别坐电梯。强震可能导致停电甚至楼体振动、变形,一旦电梯发生故障或卡在楼层间很容易被困住,逃生难度加大。


别跳楼。即使你住在很低的楼层也不要选择跳楼逃生,跳楼不仅可能会让你受伤,还可能会被高处坠物砸到。


别躲在悬挂物附近。室内那些没有被固定的物体,是地震时生命安全的潜在威胁,千万要离它们可能位移或掉落的位置远一些。别躲在阳台、窗户附近。阳台承重相对有点弱,还有窗户,不管是坍塌还是玻璃破碎,都会给人带来伤害。


别在楼道或楼梯停留。楼梯没有可供遮蔽的空间,也没有很强的承重能力。特别是商场楼梯间,如果在转角处遇到人流,甚至可能发生踩踏。


别靠近高大建筑物。强震容易对房屋结构造成影响,不稳定性增强,即使不发生倒塌,坠物和玻璃碴也是很危险的。


别靠近大型基础设施。强震可能会对电力、水利、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造成影响,诱发次生灾害,一定要提前远离。


别在海边停留。如果强震发生在海里,就存在诱发海啸的可能。如果在海边游玩时收到了地震的信息,别犹豫,赶紧撤。


别在山区停留。滑坡、泥石流都是强震可能会引发的次生灾害。山区地形复杂,一旦被困,通信、救援受阻,危险重重。


别留恋财物。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命只有一次,要把握好最佳避险时间。地震预警如何设置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提前几秒钟的预警都是紧急避险的宝贵时间。手机上可以设置地震预警,不同手机型号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小米: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OPPO: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viv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其他手机: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此外,微信也可以设置地震预警,方法如下↓↓↓


来源:汕头应急管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