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广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广东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以走在前列的昂扬姿态,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416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7.03亿元,增长3.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1%;第二产业增加值54365.47亿元,增长4.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0%;第三产业增加值81431.31亿元,增长2.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1:38.4:5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14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606.67美元),增长3.0%。 表1 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 ![]() 图1 2020-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3.5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59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0%。 图2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 表2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2.0%;装备制造业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7.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7.1%。新能源汽车产量361.78万辆,比上年增长43.0%;工业机器人产量24.68万套,增长31.2%;民用无人机产量693.69万架,增长74.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0.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6.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增长7.0%,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14.9%。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283.16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0.35万户,年末经营主体总数1904.88万户。 表3 2024年分区域主要指标 ![]() 绿美广东成效显著。2024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5.8%,比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全省城市(县城)新增建成污水处理设施9座,新增处理能力42.6万吨/日。全省270个地表水省考监测断面中,Ⅰ~Ⅱ类水质的断面比例70.9%,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23.1%,I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6.0%,V类、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清零。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55.13万亩,比上年增长0.3%;糖蔗种植面积176.24万亩,下降4.2%;油料种植面积549.76万亩,增长1.2%;蔬菜种植面积2234.00万亩,增长2.4%;中草药材种植面积112.81万亩,增长1.0%。 图3 2020-2024年粮食产量及增长速度 ![]()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00.64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305.18万吨,增长2.4%;禽肉产量189.48万吨,下降2.6%。年末生猪存栏2247.46万头,增长9.7%;生猪出栏3817.71万头,增长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8%。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3.6%,中型企业增长2.5%,小微型企业增长6.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分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7%,汽车制造业下降1.2%。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0367.23亿元,比上年下降2.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489.25亿元,下降8.9%;股份制企业6867.87亿元,下降3.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454.08亿元,下降1.6%。分行业看,采矿业利润583.82亿元,下降1.4%;制造业8746.08亿元,下降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37.33亿元,增长8.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60元,增加0.1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3%,下降0.3个百分点。表5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增长速度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010.20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3281个,增长7.5%;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364.31亿元,增长3.8%。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4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06.11亿元,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18.15亿元,增长3.6%;金融业增加值12389.97亿元,增长4.0%;房地产业增加值10455.87亿元,下降2.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52539.77亿元,增长3.3%。 表6 202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91406万人,比上年增长10.6%。旅客运输周转量4158.22亿人公里,增长17.8%。表7 202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743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3%。年末铁路运营里程5965公里,其中200km/h以上标准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2960公里。高铁客运量占全部铁路客运量比重84.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235.28万辆,增长5.4%,其中私人汽车2726.02万辆,增长6.4%。民用轿车保有量1847.57万辆,增长4.0%,其中私人轿车1740.82万辆,增长4.5%。 图4 2020-2024年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0.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9930.39亿元,增长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98.79亿元,增长1.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9680.41亿元,增长0.8%;餐饮收入5348.76亿元,增长0.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4.5%,其中,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18.5%。分区域看,珠三角下降4.3%,粤东下降5.2%,粤西下降3.4%,粤北下降5.5%。 表8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 表9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197.97亿元,比上年下降18.2%。分区域看,珠三角9774.09亿元,下降16.8%;粤东500.33亿元,下降17.9%;粤西472.73亿元,下降29.2%;粤北450.82亿元,下降32.0%。分用途看,商品住宅开发投资8015.52亿元,下降19.4%;办公楼投资819.23亿元,下降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59.98亿元,下降17.5%。 表10 202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91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全国比重为20.8%。其中,出口58915.6亿元,增长8.4%;进口32210.7亿元,增长12.5%。进出口顺差26704.9亿元,增长3.8%。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额25472.6亿元,增长8.8%。民营企业进出口额579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6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8284.6亿元,增长10.0%,占出口总额比重为31.0%。 图5 2020-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 表11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 表12 2024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增长速度 ![]() 表13 2024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增长速度 ![]() 表14 2024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 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6213个,比上年增长20.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12.0亿元,其中东盟国家实际投资金额为89.5亿元,增长28.1%。 表15 2024年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增长速度 ![]()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3.27亿元,下降2.3%;其中,税收收入9817.10亿元,下降4.2%。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56.40亿元,下降3.0%。其中,教育支出4049.22亿元,增长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80.74亿元,增长1.1%。民生类支出12789.21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1.2%。 表16 202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增长速度 ![]() 年末全省证券市场共有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875家,市价总值14.04万亿元;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企业846家。全年各类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9473.89亿元;其中,IPO融资113.15亿元,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再融资307.45亿元,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融资11.60亿元,公司债、可转债、可交换债、企业债和资产支持证券(ABS)融资9041.68亿元。证券公司30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1619家,股票账户数26807.73万户,增长8.6%;其中股票交易额87.24万亿元,增长21.7%。基金公司36家,共管理4051只公募基金;基金规模10.32万亿份,增长11.1%;基金净值11.29万亿元,增长16.5%。期货公司23家,全年公司代理交易额294.04万亿元,增长13.7%。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731家,管理私募基金31380只,基金规模32555.57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4元,比上年增长4.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29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9元,增长6.3%。 图6 2020-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818元,比上年增长4.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1055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57元,增长3.8%。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7%,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1.4%,农村为38.4%。 图7 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5473.81万人,比上年增长2.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45.17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997.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189.8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730.6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202.7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950.85万人。 表17 2024年末全省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及增长速度 ![]() 全年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不含上下级往来)847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年末累计结余21055.77亿元,增长14.0%。全年全省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统筹基金收入2498.30亿元;年末累计结余4355.14亿元,增长10.3%。年末城市低保人数14.5万人,农村低保人数106.1万人。全年城镇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23.63万人。 表18 2024年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7.7万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54家。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3家;国家发改委企业技术中心13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44家(包括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361家)。 表19 2024年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及增长速度 ![]() 图8 2020-2024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 十一、文化、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省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4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50个,博物馆224个。全省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广播电视台9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9.98%。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1743.91万户;IPTV用户数2224.79万户;OTT用户数2893.84亿户,增长1.4%;4K用户数2911.17万户,增长6.5%。2024年通过审查并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粤产电视剧共9部147集。全年出版报纸12.04亿份,各类期刊0.72亿册,图书(总印数)5.7亿册。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44个。2023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780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66%。 图9 2020-2024年卫生技术人员数 ![]() 全年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54项次世界冠军,153项次全国冠军。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水资源总量2300亿立方米,比上年(1956亿立方米)偏多17.6%;年平均降水量2133.8毫米,较常年(1798.8毫米)偏多19%;年平均日照时数1717.7小时,较常年(1747.7小时)相近。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104起,死亡1875人,受伤916人,直接经济损失51136.2万元;其中,较大事故17起、死亡56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3人,未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1019起,比上年下降7.9%;死亡6670人,下降13.7%;受伤38661人,下降12.0%;直接经济损失10157.2万元,下降10.1%。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为1.51人。 注: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珠三角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粤东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粤西指阳江、湛江和茂名;粤北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增速为可比口径。 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7.规模以上服务业范围是:(1)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2)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3)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8.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共8个大类行业中属于重工业的部分加上船舶修理和航空航天器修理两个小类行业。 9.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10.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1.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2.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等九大产业中的服务业相关行业。 13.高技术服务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97个小类。 1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和其他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 1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包括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安全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和其他互联网服务等行业。 16.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2023年不变价计算。 17.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修订。 18.新增投产骨干电源装机包含核电、煤电、气电、风电和光伏发电。 19.货物贸易、吸收外资采用人民币计价。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由于技术原因仍主要沿用美元计价。 20.全省近岸海域海洋观测站点的观测要素包括波浪、表层海流、表层水温、盐度、潮位等海洋观测要素。 21.IPTV用户数是指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开通用户数;OTT(Over The Top)用户数是指互联网电视(OTT)服务的累计激活用户数量,2021年起统计口径更改为全国有效用户数。 22.从2019年开始,已实现合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纳入“广播电视台”指标统计,“广播电视台”包括省、市、县(市、区)广播电视台。 23.发电量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 24.根据教育部要求,广东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往年计入成人本专科学生,自2021年起计入网络本专科学生。 25.普通、职业本专科包括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专科)。 26.特殊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包括特殊学校和附设特教班学生数、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学生数。 27.金融业数据为全省口径。 28.退化林修复面积含人工更新面积。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新增投产骨干电源装机来自省能源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发展改革委;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建公路、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住房改造、城市污水处理数据来自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省商务厅;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新建5G移动通信基站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证券数据来自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银行业利润、保险业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管局广东监管局;技术合同数据来自省科技厅;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经营主体、专利、质量检验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省地震局;近岸海域监测站点、各类地质灾害数据来自省自然资源厅;农机总动力、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省农业农村厅;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省广播电视局;文化数据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电影、报纸、期刊、图书、测绘、地图数据来自省委宣传部;地图数据来自省新闻出版局;档案馆数据来自省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省卫生健康委;低保人数、社会服务业机构、福利彩票、社会组织数据来自省民政厅;林业、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省林业局;志愿者数据来自团省委;环境监测、海洋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水资源数据来自省水利厅;安全生产、农作物受灾面积、洪涝和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省应急管理厅;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省公安厅;其他数据来自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来源:广东统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