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委政法委对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刻认识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的重要意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力建设和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 当前,汕头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即日起,汕头政法推出《“枫桥经验”在汕头》栏目,聚焦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线实践,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汕头、法治汕头。 如今,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新情况和新特点,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年底,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据了解,我市目前共成立了7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其中,位于澄海区凤翔街道的“老蔡调解工作室”颇为引人注目。 据悉,为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澄海区积极深化创新调解体系,围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需求,扎实做优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2024年10月,在澄海区委政法委、澄海区司法局及凤翔街道综治中心的支持下,干了大半辈子调解工作的退休居委干部蔡泽平,继续发挥所能所长,成立“老蔡调解工作室”,以“调”动人巧化矛盾纠纷,真情为民解忧暖人心。仅短短几个月来,他就成功调解了22宗纠纷。 退休前的蔡泽平,原为凤翔街道外埔居委会居委副主任、治安副主任、调解主任,在调解岗位上工作了40年,其中担任调解主任就有24个年头,期间妥善处理过各类纠纷,多次配合上级劝返上访人员,与我市多区交警密切配合,圆满化解多宗疑难重大纠纷,也曾亲身前往漳州、深圳等地参与调解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及群众的一致好评。长年以来,他一直在基层调解工作上深耕,和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排忧解难,辖区群众都很信任他的为人,因此也亲切称呼他为“老蔡”。 “作为一名老调解员,我习惯了闲不住,想发挥余热,继续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退休后的蔡泽平感叹道。“他与其说是闲不住,不如说是放心不下干了大半辈子的调解工作。”十分理解蔡泽平的凤翔街道司法所林所长感慨说,他建议蔡泽平选择重回到调解岗位上,顺应新形势的需要,向凤翔街道调委会申请成立“老蔡调解工作室”。 个人调解工作室获批了,但摆在蔡泽平面前的是一片空白,办公地点、人员等等什么都没有。几番寻找后,他自掏腰包每个月花1000多元,从一朋友开的房产中介铺面中租下半间房子作为调解工作室的“新家”。 “我这个工作室是2024年11月16日成立的,开门第一天就有案件需要调解。”蔡泽平回忆说,他参与调解的纠纷主要是道路交通事故及经济债务纠纷两大类,调解时间短的二三天,长的要耗时10多天。如今年元宵节后至今他就成功调解了2宗纠纷,其中一宗涉案金额达45万元,该案自2016年开始已拖了8年之久,蔡泽平花6天时间便调解成功,令当事人十分感谢。 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澄海区政法委、澄海区司法局、澄海法院凤西法庭及凤翔街道司法所、外埔居委等均给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如凤西法庭专门指派了2名法官和1名书记员协助他的工作。得到各方支持的蔡泽平工作起来更有劲了,有时为了处理案卷不耽误第二天的调解,他在工作室一直忙到凌晨1时多才回家。 街坊们来到老蔡调解工作室,映入眼帘的除了挂在墙上的两面大红锦旗外,还有一个醒目的保险柜。别人购置保险柜是为了存放钱财等贵重物品,可蔡泽平却是为了放置案卷等调解材料。“为了做好调解工作,老蔡真的够拼啊!”看到这一幕的街坊们十分赞叹。 深入人心为民解忧,2小时化解欠款纠纷 据悉,“老蔡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澄海区“诉调对接”机制,运用“庭所共建”模式,法庭实行案件甄别、引导分流,将案件移送至对应调委会后,调解员开展组织调解、司法确认、跟踪回访等工作流程,将案源注入调解源头,发挥“1+1>2”的作用,高效破解纠纷杂案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让当事人吵吵闹闹进来,开开心心回去,做到了杂案前移“一小步”,定纷止争“一大步”。 ![]() 蔡泽平(左二)在调解中 “感谢老蔡同志的调解,不仅周全考虑到双方的困境,又成功化解本次纠纷,帮我追回欠款,让我安心过个好年,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调解的重要性和便捷性!”专门从深圳寄来感谢信的蔡某由衷表达对蔡泽平的感激之情。今年1月,他向法院起诉魏某欠款拒还。原来,两年轻人本是好友,日前魏某因遭遇交通事故需赔偿他人但又不敢告诉家人,故向蔡某借款2000多元。在深圳打工的蔡某虽然经济情况更加困难,但仍出手相助。岂料魏某后来迟迟未还钱,蔡某再三催促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他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转到蔡泽平这里后,他很不希望两个年轻人为这点钱而闹上法庭,更不希望他俩因此就反目成仇,因此再三登门向魏某及其家人耐心做思想工作。“这笔钱本来就不多,蔡某一个人在深圳打拼,如果不是到了很困难的地步,他不会再三催讨借款。你们应该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哪怕分次还款、每次还几百元都好!”在他的说服下,最终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去年12月,“老蔡调解工作室”刚成立不到一个月就迎来了第一面锦旗。原来,当事人余某与陈某常年有生意往来,但是最近陈某拖欠货款未还,余某催讨无果。蔡泽平接到该纠纷后,召集二人到调解室进行调解,以“喝茶聊天”的方式,让二人舒缓情绪,并且引导当事人从“情”出发互相理解。“你们二人以前在生意场上是合拍的搭档,不应该为了此事闹僵。”通过理顺事、讲道理、说事理的方式,经过了两个小时的现场分析和释法教育,陈某终于表示他现在资金上存在困难,希望能够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还清货款,余某对此也表示理解,蔡锦鸿则趁热打铁,当场为他们撰写好调解协议并经当事人确认签名,最终二人握手言和,纠纷成功调解。当事人余先生感叹道:“以前我被拖欠货款,从没想到用调解的方式来解决,每次要么催款无果,要么就要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才有结果。这次多亏老蔡的调解,才这么轻松拿回货款。” 儿子积极参与调解,父子齐心其利断金 身为辅警的蔡泽平儿子蔡锦鸿从小深受父亲影响,他希望像父亲一样做一个正直热心、为民分忧的好人。因此,“老蔡调解工作室”成立后,他积极利用空闲时间与父亲共事调解工作,上网查阅资料、整理打印文件、提出合理建议……成为蔡泽平处理纠纷调解的好助手。 ![]() 蔡泽平以满腔热情投入调解工作 如何通过一泡茶的功夫就找到矛盾点?如何有效缓和当事人的情绪?如何撰写好调解协议?……每次的成功调解,蔡锦鸿总能在父亲身上得到启发。平日在闲聊时,父子二人聊得最多的也是有关调解工作的话题。在探讨中,蔡锦鸿细细琢磨父亲传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技巧,从而不断进步。“父亲经常跟我说,做调解就要调到群众的心坎里,所以我需要学的东西很多!”蔡锦鸿表示。 据了解,自“老蔡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短短数月内他们已成功调解22件案件,均为诉调对接成功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100%,真正实现了“事了、案结、人和”。蔡家父子正在用他们朴实为民的情怀扎根基层、践行初心,践行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我市走出新路子 据了解,个人调解工作室是传统调解组织形式的创新发展,是基层调解组织触角的有效延伸。创新发展人民调解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形式,有效利用社会治理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优势作用,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走出新路子。2019年7月18日,我市首个个人调解工作室率先在龙湖区挂牌运作。目前,我市共有7个个人调解工作室。 “持续保障个人调解工作室良性健康发展,可有效提高新形势下调解公信力,更好满足市民对调解公共服务的需求。”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郑帆认为,在推行“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建设中,个人调解工作室创新举措深化丰富了“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加快构建多元解纷大格局。 来源:汕头政法 |